上海東方醫院:“醫藥分管”新型采購模式切斷醫藥利益鏈
日期:2015/7/28
“目前上海市東方醫院采用‘醫藥分管’新型采購模式,將醫院藥品、耗材、試劑等項目采購進行外包。”上海市東方醫院院長劉中民在7月18日“公立醫院改革實踐與創新論壇”上指出,這種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切斷醫生與醫藥代表之間的利益關系。
據了解,該論壇是由國家衛生計生委宣傳司指導,健康報社及中國衛生雜志社主辦,浙江省衛生計生委協辦。在論壇上,多位專家對當前的藥品、耗材采購機制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醫藥分管”新模式節約資源成本
“藥改是醫改的急先鋒。”浙江省衛生計生委藥政處處長吳朝暉在論壇上表示,藥品承擔著醫改很多的功能和職能。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中要求,試點城市所有公立醫院推進醫藥分開,積極探索多種有效方式改革以藥補醫機制,取消藥品加成(中藥飲片除外)。“如果過多依靠政府財政補償,醫藥分開改革難以推廣。”北京朝陽醫院執行院長陳勇在論壇上表示。
如何應對未來的改革?劉中民介紹說,上海市東方醫院積極探索實施全新的藥品、耗材供應鏈管理模式——“醫藥分管”,努力在藥材采購中節約成本。醫院將采購項目(藥品、耗材、試劑等)外包給一家大型的醫藥公司,由外包公司與藥材供應商、耗材供應商進行價格談判,通過“以量代價”,全面壓縮采購成本。為了擴大市場份額、爭取東方醫院的集中采購權,醫藥公司也提供了相應的服務:愿意為東方醫院承擔藥物流通場地租金、分發藥及檢驗設備投入、藥事人員薪酬及培訓、大型設備維保,甚至被服洗滌、保潔等多項后勤服務項目。于是,一份由藥品購銷合同轉變而來的服務合同順利簽署,醫藥公司由供應商轉型服務商,以服務換取了東方醫院全部市場份額。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東方醫院的運營成本大大減少,在沒有增加政府投入的情況下,醫院把節約下來的資金投入到提高醫護人員待遇和學科發展建設上,并開始同步回饋病人。
“醫藥分管”補償醫生、惠及患者
“醫務人員是公立醫院改革的主力軍,沒有主力軍的熱情、積極參與,改革不可能成功。”陳勇指出,改革中醫院和醫務人員需要通過自己的勞動和技術獲得補償,而不是通過與他們的勞動和技術無關的藥品、耗材和大型設備獲得補償。
劉中民表示,突破醫改瓶頸需要將形成合理補償與減輕百姓負擔有機結合到一起。據了解,“醫藥分管”的采購模式轉移了醫院的運營成本,將節約下來的資金進行重新分配。第一用來醫師的藥事補償,體現醫務人員的勞動價值,醫院根據醫生手術量全面考核進行績效補貼,實現技術要素含量與醫務人員經濟收入的正相關;第二用于支持學科發展、進行人才培養;第三推行“惠民政策”,出臺了60歲以上城保病人藥費減免10%,支架、骨科植入性病人首次復診檢查免費等政策,減免部分患者的自費部分,讓百姓減負,從改革中得實惠等。
2015年上半年,東方醫院全院處方點評中不合理用藥處方檢出率由2.1%下降到0.8 %;與去年同期相比,兩院區門急診均次藥費下降9.7%,住院均次藥費下降46.89%。百姓花費減少。
“醫藥分管”促進醫生合理用藥
據了解,過去進入醫院的同類藥物可能包含多個產品,廠家之間的競爭空間會給醫生很多選擇的余地。劉中民指出,上海市東方醫院對采購方要求“一類兩品”的采購模式,即一類藥物最多有兩種產品。將選擇權交給采購方,選擇優質性價比高的藥品,規范了藥品的結構,醫院用藥數量明顯降低,由之前的1400多種降低到現在940多種,抗菌素由50種下降為30多種。
并且這種模式嘗試單一貨源供應、藥品集中供應,加強對醫用品供應的安全追溯性和精細化管理,嚴格保障藥品耗材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最大限度切斷醫生與醫藥代表之間的利益鏈,壓縮醫生用藥的選擇空間,患者用藥多少、用藥貴賤基本與醫生無關,客觀上促進了醫院合理用藥。
信息來源: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