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準備把藥店賣掉。”徐青最近來上海出差,與《國際金融報》記者有一次短暫的聊天。
徐青是江蘇常州人,在常州有幾家連鎖藥店,但最近想繼續經營卻遇到了阻礙。最直接的影響因素是新版的GSP(《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
據了解,新版GSP要求嚴格,不僅對藥品儲存、運輸條件有嚴格要求,還要求實體藥店必須配備藥學專業人員輔導患者用藥以及投資改造門店以適應新規。高門檻讓不少小型藥店連鎖公司或者單體藥店加入“逃離大軍”。
“撇除硬件要求的提升不說,必須配備執業藥師這一項對于我們這種小藥店來說,就是一個難題。”徐青告訴記者,如果有合適的買家,他準備把藥店賣掉,轉做他行。
“除了新版GSP要求提高外,選擇在這個時候賣掉藥店還考慮到了市場因素。”徐青告訴記者,最近,大型連鎖藥店都在四處收購門店,現在賣,能有個好價錢。
在過去的8月,A股三大藥房連鎖上市公司——心堂、老百姓大藥房(下稱“老百姓”)、益豐大藥房(下稱“益豐”)相繼公布了2015年度的年中報告,除了營收高速增長之外,3家上市公司均高調亮出了收購計劃,半年之內的數次大舉并購也成為了中報亮點。
統計數據顯示,僅半年時間,一心堂先收購了海南龍頭企業廣安堂,又收購了包括山西百姓平價大藥房在內的450多家藥房門店,老百姓大藥房進行了119起收購活動,益豐藥房也完成了64家藥房門店的收購。
業內專家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攻城容易守城難”,連鎖藥店在業內攻城略地之后,如何實現有效整合成為最大難題。
并購潮涌
從上市時間來看,一心堂、益豐以及老百姓無疑是后來者,但由于其不錯的業績表現,也成為了資本市場頗受追捧的新星。
資料顯示,一心堂于2014年7月上市,是連鎖藥店第一股,益豐藥房以及老百姓緊隨其后,分別在2015年的2月和4月登陸A股。登陸資本市場后,其股價均快速沖高,其中,益豐藥房以及老百姓的股價一度沖到120元/股以上,較上市發行價漲幅超過600%。
8月,上述3家連鎖藥店均發布了不錯的半年報。上半年,老百姓大藥房實現凈利潤達1.2億元,較上年提高14.72%;益豐藥房凈利潤8787.59萬元,同比增長30.27%;一心堂凈利潤為1.73億元,同比增長10.43%。
另外,在業績報告中,三者最大的共同點還在于大規模并購。
有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一心堂并購合計總花費約8.88億元,并購門店數量約457家。2014年底,一心堂已擁有直營連鎖門店2623家。根據規劃,一心堂會在2015年增加1000家門店。
老百姓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收購投入約2.5億元資金,合共增加門店數量119家,區域主要集中在安徽、湖南以及江蘇三省。
從益豐發布的半年報來看,益豐大藥房上半年共涉及5宗并購,集中區域為華中華東一帶,合共投入2.3億元,門店達到63家。益豐藥房也在報告中明確,“在未來3年內,將以華中華東六省為中心,完成相當于1000家門店銷售規模的并購”。
截至2015年6月30日,益豐藥房、老百姓、一心堂分別擁有直營連鎖門店903家、1122家、3142家。
“上市公司集體大量收購兼并的現象像是一股潮流席卷了藥品流通行業,在這場并購的潮流中,在A股上市的一心堂、老百姓大藥房以及益豐藥房成為主力軍。”中投顧問研究總監郭凡禮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連鎖藥店企業最近還通過定增、提高授信額度等方式增加擴張彈藥。
8月14日,益豐連發13則公告,宣布非公開發行股票募資的相關事宜。益豐大藥房計劃在2015年12月底前完成13.5億元的募資。最終發行對象不超過10名特定投資者,股票的數量不超過2300萬股。發行價格不低于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的90%。
益豐表示,募資為了持續增強公司在區域內的綜合競爭力和領先地位。募資將用于收購蘇州粵海大藥房、O2O健康云服務平臺建設及運營推廣以及三年內在湖南、湖北、上海、江蘇、江西、浙江等省市建立1000家門店。
停牌4個月的一心堂也選擇了同一天復牌,并發布14則公告宣布非公開發行股票募資的相關事宜。計劃向5名特定投資者發行1400萬股,募資總額約7.8億元。募資將全部用于直營連鎖營銷網絡建設、“互聯網+”商業模式升級改造項目、補充流動資金等。
在巨頭們熱衷并購擴張競賽的同時,中小連鎖藥店與單體藥店則呈現出另一種生存狀態。
據《2014中國單體藥店發展狀況藍皮書》統計,近幾年,中國單體藥店數量急速下降,2014年單體藥店數量從2013年的27萬多家降到19萬家左右,從占全國藥店總數的63.4%降到40%左右。預計2015年單體藥店數量仍會有很大的下降,可能縮減到15萬家左右,將只占全國藥店總數的40%左右。
報告指出,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單體藥店本身競爭力弱,運營成本不斷增加,再遇到新版GSP的認證,導致這些單體藥店選擇了加盟連鎖或注銷。其中5.5萬多家弱小的單體藥店加入到連鎖當中,2.5萬家左右選擇注銷。
資本+政策
“這兩年越來越多的資本進入到這個行業,尤其是看到這3家公司(一心堂、益豐以及老百姓)上市后,市值翻了幾十倍。而且,跨界投資也越來越多,主要是資本在驅動。”中國醫藥物資協會連鎖委員會主任徐郁平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
今年以來,越來越多的連鎖藥店開始尋求登陸資本市場。除了一心堂、益豐藥房以及老百姓大藥房以外,同濟堂借殼啤酒花上市也正在進行中,而海王星辰則已在海外上市。有統計數據顯示,今年涌入中國藥店的資本或將超過30億元。
“此時在全國藥品流通行業刮起并購風并不是偶然。”郭凡禮認為,“一方面,以往藥店并購活動都運用自有資金,而今年上半年三大藥房強勢登陸A股,從資本市場募集到的資金正好作為上市公司并購之戰的糧草,這使企業的收購更頻繁、手筆更闊綽。另一方面,區域巨頭們受到上市公司并購潮的驚嚇,被迫通過并購重組來抱團取暖,使這股并購風越吹越強勁。”
“資本正在助推藥店行業的連鎖化率和行業集中度的快速提升。”海通證券研究報告認為,目前,國大藥房、一心堂、老百姓、益豐藥房等領軍企業的市場份額也僅僅在1%至2%之間。未來3年,如果有領先企業通過內生和外延增長,將市場份額提升至5%甚至10%,那將意味著數倍的成長空間和巨大的業績彈性。
“我們認為,藥品零售行業的平均利潤率已跌至低點。資本助力,連鎖藥店行業的整合大潮或已來臨。”海通證券稱。
除了資本的因素,政策也是巨頭們加速擴張的助推器。
根據要求,2015年12月31日前,所有藥品經營企業無論其兩證GM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SP是否到期,且必須達到新修訂藥品GSP的要求。
“新版GSP在管理上嚴厲很多。”徐郁平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比如要求每個單體藥店至少要有一名執業藥師,在營業場所和藥品倉庫方面的要求也更加嚴格,所以有些單體藥店因達不到標準而面臨關門,而這時賣給連鎖藥房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徐郁平認為,提升藥店連鎖率亦是政策的導向所在。
全國藥品流通行業“十二五”規劃明確:鼓勵藥品流通企業通過收購、合并、托管、參股和控股等多種方式做強做大,引導一般中小藥品流通企業通過市場化途徑并入大型藥品流通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縱觀整個醫藥行業,雖然流通行業集中度有所提升,但分散狀態仍未發生根本改變。
“目前全國43萬家藥店,連鎖率剛剛超過4%,單體藥店達到50%以上。而且,中國排名前十位的連鎖店加在一起的銷售額還達不到全國的20%。而美國排名前十位的加起來占到全國的80%。”徐郁平稱。
徐郁平認為,連鎖藥店和單體藥房相比,無論是藥品質量還是貯藏銷售等方面都要規范很多。“連鎖藥企的兼并可以提高中國藥店的連鎖率,對國家的管理和行業的規范都有益”。
“在這場并購爭奪戰中,小型藥房的身價水漲船高,擇機而出還是待價而沽是一個難題。”郭凡禮指出,目前看來,并購潮流已成未來趨勢,小型藥房只能順勢而為。相比之下,通常在所在區域具有規模化優勢的小型藥店更能受到并購者的青睞,也更具有談判優勢。
電商侵蝕
除了資本和政策這兩個雙引擎外,和大多數傳統行業一樣,互聯網的野蠻入侵也是刺激連鎖藥店行業整合的主要原因。
各大電商對醫藥市場的爭奪早見端倪。以天貓醫藥館為例,其在2011年6月就已上市,是天貓平臺上銷售專業保健品和醫藥商品的項目。官方數據顯示,除去保健品和滋補品,2014年天貓醫藥館的醫藥類目“雙十一”銷售額同比增幅315%。
今年年初,阿里投資中信21世紀更被視作進一步強化天貓醫藥館領導地位之舉。由于中信旗下第三方醫藥平臺95095擁有中國僅有的藥品監管碼體系,而該體系是CFDA為了保證藥品在流通環節的質量,欲對整個流通過程進行監控設置的。
當時,業內人士就預計,未來云計算和中信21世紀極有可能聯手推進藥品信息化平臺建設,進行基于醫療和健康領域的信息化標準的開發。
中國電子商會的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醫藥電商的交易規模達到68億元。相比2013年的42.6億元、2012年的16.6億元、2011年的4億元,平均增速超過200%。
甚至有觀點稱,如果說2014年是醫藥電商的“快速增長”之年,2015年或許會成為它實現“爆炸式”增長的階段。
資本的追捧也成為醫藥電商增長的“翅膀”。2015年上半年,醫藥電商領頭羊七樂康成功融資3億,壹藥網也宣布獲得融資4.5億。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醫藥電商還主要集中在非處方藥的階段,國家關于網絡銷售處方藥的規定還未出臺,一旦正式出臺,其對于傳統藥店的沖擊力可想而知。
去年5月28日,國家食藥總局發布的《互聯網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明確指出將允許處方藥網絡銷售、第三方收藥平臺合法化和單體藥店也能獲得網上牌照等重要內容,給出一個月讓業內提出反饋意見。
其中,第八條指出,“互聯網藥品經營者應當按照藥品分類管理規定的要求,憑處方銷售處方藥;處方的標準、格式、有效期等,應當符合處方管理的有關規定”,此條被業內看作未來處方藥可以在網上銷售的依據。
據悉,天貓、1號店已先期拿到國家食藥監總局批復,成為互聯網第三方平臺上藥品網上零售試點商;而后京東也獲得國家食藥監總局相關批文,做好了網上銷售處方藥準備。
今年2月底,國家食藥監總局在給全國人大代表建議答復函中也表示,國家食藥監總局正在制定網售處方藥的相關目錄,初期擬將部分安全性較高的治療常見病、慢性病的處方藥納入目錄。
不過,《互聯網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公布以后,曾引起藥品零售行業的爭論和震動。有不少連鎖藥店的傳統藥品零售企業發出了反對之聲,相比新出現的電商企業,這些傳統藥品零售企業在店鋪上曾投入巨資。
徐郁平告訴記者,處方藥市場規模占據藥品銷售市場八成左右份額,而其中零售渠道在處方藥市場占比在20%左右。但隨著醫藥改革的進一步深入,網售處方藥一旦開閘,醫藥電商的爭奪將會更加激烈。
不過,盡管業界翹首以盼,但征求意見稿公布一年多,始終未見正式政策出臺。據業內人士的推測,推出的障礙正在于推行該政策難度過大。
“目前,網絡處方藥尚未開閘,這正是傳統藥店轉型的最后時間點。”徐郁平說。
加速轉型
值得注意的是,互聯網對零售藥店的沖擊促使傳統藥店積極探尋“自救”模式。在互聯網+醫藥的理念已成為行業共識之時,傳統藥店也紛紛“觸網”,相繼加入互聯網的大軍。
老百姓大藥房已表示將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積極推進B2C業務,全力探索O2O模型,力爭實現高效門店送貨上門服務和線上下單、門店自取業務。其他藥店也緊隨其后:國藥進軍體檢行業合作成立“國藥集團健康商城”、英特新型聯盟形式“藥店在線”、九州通自營式B2C模式“好藥師網”等。
“很多傳統藥店都在嘗試向互聯網方向轉型,有很多藥店建立了自己的官網,通過網絡給藥店會員推送服務方案。還有微信微電商、移動端的出現等,藥店都在慢慢嘗試將線上和線下打通。”徐郁平表示。
不過,徐郁平強調,“互聯網+醫藥”面臨著共同的問題:藥品運輸和老年消費群體。
“對于藥品來說,時間是送藥的關鍵。藥品從線上到線下再運輸到患者手中,這是亟需用藥的患者最為看重的。不僅如此,藥品運輸的安全保障也至關重要。”徐郁平解釋稱,藥品屬于特殊商品,一些對貯藏溫度是有要求的,比如有的要在攝氏20度以下儲存,有的需要冷藏,造成很大的運輸難度。另一方面,藥品銷售面臨的對象多為老年人,因此培養老年病患者從網上購藥的習慣和技能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徐郁平認為,受國家藥店分級管理政策的引導和當地醫保政策的影響,藥店經營將會進一步分化。
“未來藥店的經營方式會更加細化。比如,專業性藥店進行專業服務,藥品銷售達到80%以上。非專業性的,以保健、美容為主。另外,還有可以專門做體驗式的一些特色藥店,比如說中醫館、中藥房等。”徐郁平說,在一家連鎖藥房里也可能出現多種業態。
從國外發展的模式來看,慢病服務的一系列問題或許會為中國的未來藥房發展帶來機會。
據悉,國外在慢病管理上的模式較為成熟,有幾方面服務提供者會介入慢病管理的鏈條:醫生和醫院是第一環。對于固定頻率的病人,美國開始用遠程醫療進行服務,病人通過視頻定期和醫生溝通,用電子方式傳輸化驗報告,醫生開具電子處方。下一環是電子購藥和送貨上門。病人可以到藥房的網上平臺下單然后送藥上門。最后一環是保險公司和藥房合作,根據病人的診斷,定期提醒病人續藥,可以通過手機端快速下單并且由藥房送貨上門。
對于未來藥店的存在形態,海通證券在研報中也表示:未來藥店的形態將為用戶和慢病患者提供最貼心的服務,甚至替代部分社區醫療機構的功能(類似于美國CVS的一分鐘藥房模式),“誰能抓住用戶,誰就在醫療互聯網化中拔得頭籌”。
目前,益豐藥房、一心堂、老百姓等大型連鎖藥店企業已開始借助豐富的門店資源向初級診療、慢病管理、醫藥電商等業務拓展。海通證券預計,伴隨上述創新業務的發展,連鎖藥店有望逐步成為醫藥互聯網閉環中的超級C端。
信息來源:醫藥新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