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藥企高管挪用千萬細節曝光
日期:2015/10/20
來源:《中國經營報》/曹學平
國藥控股分銷中心有限公司前高管貪污窩案塵埃落定。
國藥控股高管貪污細節
施金明
時任國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兼國藥控股分銷中心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
多次采用通過旅行公司違規套現的方式套取分銷中心公款總計人民幣230萬元,并占為己有。
徐益眾
時任上海國藥某某醫藥有限公司銷售部總監、國藥控股運營中心有限公司商業分銷中心總經理、國藥控股分銷中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
2009年3月至2012年12月
利用負責公司分銷業務和管理經營的職務便利,多次采用通過旅行公司違規套現的方式將單位錢款總計約274萬元占為己有。
今年4月,國藥控股全資附屬公司國藥控股分銷中心有限公司前總經理徐益眾因犯職務侵占罪、犯貪污罪,挪用資金罪,被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3年,沒收財產人民幣15萬元。同案的國藥控股副總裁兼國藥控股分銷中心有限公司原執行董事施金明在此前亦被判刑。
調查發現,旅行公司再一次成為藥企腐敗的“黑金池”。司法文書顯示,施金明、徐益眾多次采用通過旅行公司違規套現的方式貪污、挪用上千萬元。
有業內人士對此分析認為,高管能輕松套現貪污、挪用千萬元,國藥控股分銷中心和旅行公司發生費用的流水不可能是小數字,這些費用去向何方值得關注。
對于種種疑問,媒體曾多次撥打國藥控股相關宣傳部門電話,但到截稿為止始終無人接聽。
違規套現
2014年1月13日,國藥控股公告稱,1月10日晚,因涉嫌貪污,國藥控股前副總裁施金明、國藥控股全資附屬公司國藥控股分銷中心有限公司前總經理徐益眾被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檢察院帶走調查。
在二人被調查之后,國藥控股表示,公司已于第一時間就該事件所涉及之分銷業務管理人員的委任采取適當安排。據董事會所知,截至目前,該事件并未對本集團之業務及運營產生重大影響。
據國藥控股旗下國藥一致財報資料顯示,施金明曾擔任過國藥一致的董事長、董事,2009年1月起任國藥控股副總裁,其間兼任國藥控股多個地方公司的董事長。
隨著該案判決書的公開,案件背后的具體細節也逐漸清晰。
司法文書顯示,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時任國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兼國藥控股分銷中心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施金明,多次采用通過旅行公司違規套現的方式套取分銷中心公款總計人民活動幣230萬元。上述錢款后由施金明占為己有。
2009年3月至2012年12月間,被告人徐益眾在擔任上海國藥某某醫藥有限公司銷售部總監、國藥控股運營中心有限公司商業分銷中心總經理、國藥控股分銷中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期間,利用負責公司分銷業務和管理經營的職務便利,多次采用通過旅行公司違規套現的方式將單位錢款總計約274萬元占為己有。
法庭還查明,徐益眾先后多次通過旅行公司違規套現的方式套取單位錢款共計人民幣666萬元,徐益眾將上述錢款存入個人銀行賬戶后,用于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營利,至案發尚未歸還。
據了解,徐益眾的落網與他的直接上司施金明有很大的關系。
2014年1月,施金明因為將其他公司給國藥控股交易的返還款存入私人賬戶,并為個人使用,而被帶浦東新區檢察院帶走調查。在施金明事發前一個月,徐益眾也因為涉嫌貪污被免職。徐案的判決書顯示,施金明在此前亦被判刑。
公開資料顯示,國藥控股是中國醫藥集團旗下企業,成立于2003年1月,擁有并經營內地最大的藥品分銷及配送網絡,2009年9月在港上市。
國藥控股分銷中心有限公司是國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成立于2002年1月。作為國藥控股在上海地區最重要的業務管理和運營平臺之一,承擔著國藥控股的大部分戰略品種的全國進口、采購及分銷任務。
國藥控股2014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資券募集說明書顯示,截至2013年末,國控分銷公司資產總額約 99億元,負債總額約78億元,所有者權益總額約21億元。2013年實現營業收入約140億元,實現凈利潤約1.8億元。2013年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約26.5億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凈增加額8326萬元。
據業內人士介紹,醫藥分銷業務主要分為兩類,調撥也稱批發,是醫藥流通企業將醫藥產品銷售給另一個流通企業的模式,純銷即醫藥流通企業直接將藥品銷售給醫院的業務模式。
調撥業務則通過旅行公司操作一般是邀請下游客戶的采購員集中召開訂貨會,以此來加大下游客戶的訂貨量;純銷業務這塊則是針對醫生做公關活動或邀請出國等,通過旅行公司開發票套現是比較常用的方法,用來支付合規無法通過的比如送給醫生的禮金、禮品和“出差補助”等。
上述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前后3年時間,高管能輕松套現貪污、挪用千萬元,國藥控股分銷中心和旅行公司發生費用的流水不可能是小數字,這些費用去向何方值得關注。
事實上,此案爆發后,國藥控股開始“亡羊補牢”。
該公司公告表示,公司亦已成立由董事長及總裁為領導的專門委員會,處理有關該事件的一切事宜及配合檢察機關進行調查。該專門委員會亦將就集團內部控制體系展開審查,并將審查結果報告董事會。并且在國藥控股官網首頁醒目位置上,還列出了中國醫藥集團與國藥控股舉報小金庫的電話。
灰色交易
此前,葛蘭素史克中國行賄事件讓藥企通過旅行公司套現行賄這一行業“潛規則”浮出水面。
公安部當時通報稱,作為大型跨國藥企,近年來葛蘭素史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在華經營期間,為達到打開藥品銷售渠道、提高藥品售價等目的,利用旅行社等渠道,采取直接行賄或贊助項目等形式,向個別政府部門官員、少數醫藥行業協會和基金會、醫院、醫生等大肆行賄。同時,該公司還存在采用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通過旅行社開具假發票或虛開普通發票套取現金等方式實施違法犯罪活動。
艾睿鉑(AlixPartners)亞洲區財務咨詢服務的負責人莫禮詩曾公開,表示在華藥企須關注旅行社腐敗風險。
他表示,藥企一直有較大的差旅及市場開支預算,所以相比其他行業而言藥企面臨的風險也更大。實際上,藥企因業務拓展的出差費用中牽涉旅行社,為其員工違反企業規定提供了一種可能的途徑。比如,旅行社可以通過向企業開具正規發票來滿足企業的內控需求,也可以直接接受以差旅為名義的公司款項以待日后使用,一筆“黑金”由此產生。
有行業人士透露,由于藥企的客戶遍布于全國各地,再加上通常允許通過贊助會議、專題討論會和其他推廣活動來支持藥物銷售,藥企往往容易忽略此類問題,有時甚至會替那些有藥物采購權和使用權的醫護人員支付出行和住宿的費用。而旅行社也可能通過夸大出席醫生的人數,甚至捏造整個會議,將資金挪入“黑金”賬戶。此外,藥企員工還可通過假借與旅行社往來夸大差旅費用。
葛蘭素史克事件曝光后,很多藥企的會議費曾出現過短期的下降。
不過,媒體梳理發現,2014年,多家上市藥企花在會務上的費用還是居高不下,東北制藥、復星醫藥、同仁堂、上海凱寶等醫藥公司的會務費超過1億元。
東北制藥2014年營收43.3億元,凈利潤8707萬元,會務費高達2.19億元,超過了凈利潤的兩倍多。更為離譜的是,該企業在2013年虧損1.67億元的狀態下,會務費仍高達2.21億元。
上海凱寶2014年營收14.8億元,會務綜合費約為1.22億元,高于該公司2013年的1.17億元;中新藥業的歷年財務報表中,2012年以4.7億元現身的會務費,在2013年開始變身為市場推廣費,2014年的該項費用高達4.67億元。
北京鼎臣醫藥管理咨詢中心負責人史立臣表示,“醫藥企業用于學術推廣的會務費無可厚非,但是通過學術推廣,對醫生、學者等醫院內部人士進行賄賂等已經成為醫藥公司學術會議的潛規則,這樣的會務費用應該受到監管”。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一些旅行公司已淪為藥企用來套現的工具。“虛增參會人數套現很容易,會議究竟開了沒有、到底有多少人參加,公司財務部門并無確切核證的手段,況且公司高管對此心知肚明。也就是說,只要發票合乎規范,到財務部門報銷很容易蒙混過關。多報銷出來的錢,既有可能用來行賄,也有可能回流給藥企高管。”
信息來源:當代醫藥市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