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試水改革:三級醫院不設門診之后的N種瞎想?
日期:2015/10/21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38號)和國家衛生計生委、財政部、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確定第三批公立醫院改革國家聯系試點城市及有關工作的通知》(國衛體改發〔2015〕62號)等文件精神,各地被納入試點城市的政府部門都開始主導醫改、文件方案開始紛紛試水,近日有新聞報道上海市醫藥分開新的協商會傳出消息,上海市未來或將三級醫院和專科醫院不再設置門診部,只接受疑難雜癥病人和住院病人。
消息一出,一石驚起千層浪,業界驚嘆、惆悵、躊躇......,還有微友稱北京也有這種想法與趨勢,那么在新形勢下,公立醫院試水改革采取三級醫院取消門診這種模式會被大規模復制和推廣,轉變成新醫改下的“新常態”嗎?如果大規模推廣,會對醫藥行業產業鏈產生什么影響呢?其實筆者也不知道答案,且看國家出題之后,如何破題?
今天,筆者只是略作分析與拋磚引玉,憧憬三級醫院不設門診之后的N種瞎想?筆者思拙,歡迎拍磚,破題!
瞎想1:三級醫院取消門診為國家推行分級治療的必然產物?
衛計委今年將將政策和資金都傾向于支持縣級醫院、基層醫療機構,同時推行分級診療,加上醫聯體在過渡期的角色,意味著患者流可能在近兩三年重新分布?但是患者對于基層、以及縣級醫療機構的技術水平、醫師力量是否能產生信賴感和安全感,是否會演變成政府的一廂情愿,患者不買賬?如何落實用好這一政策,就是國家在醫療資源三級醫院和基層、縣級醫院的重新再分配上能否殺出一條血路,合理分配與平衡,是分級診療成功的關鍵所在。
倘若分級診療改革成功,病人首診都在基層、縣級醫院搞定,那么占有優勢資源的城市三級醫院自然就門口羅雀,無人去擁擠、排隊看病了,按這個邏輯推理取消三級醫院門診是必然趨勢了,可結果如何呢?且待時間檢驗!
瞎想2:被國辦文件要求藥占比下降至30%所逼?
國辦38號文要求“力爭到2017年試點城市公立醫院藥占比(不含中藥飲片)總體降到30%左右”,這一目標的實現,從目前“以藥養醫”的格局尚未破除之前,要在規定時限內實現上述目標,從相關民間及官方測算數據來看,還是很有難度的,那么這時候,取消三級醫院門診部,也就意味著占相當比例的門診藥房的用藥金額是不是就自然下來了呢,藥占比就會隨之而下降呢?
這是不是也符合了國辦38號文中的“采取多種形式推進醫藥分開,患者可自主選擇在醫院門診藥房或憑處方到零售藥店購藥。”的觀點呢?如此好法,一石二鳥,那就取消三級醫院的門診部吧!
瞎想3:住院部人滿為患,有限的醫療資源被有錢任性人的所掠奪?
話說,三級醫院取消門診部之后,確有病人(比如說土豪、富豪等有錢可以任性之人)非要去三級醫院看病,患者放棄享受分級診療的待遇,那該咋辦呢?做為醫院來說,這種患者你是收還是不收?接收有可能該患者的疾病不構成必須住院的條件,那么你如何治療呢?把住院部門變相變成門診部,開診、拿藥、走人?還是就地辦理住院手續?如果是后者,住院病人急劇增加,會不會存在僅有的醫院住院資源被這些人掠奪,而其他真正有需求、有臨床住院指標的人無法獲得及時、正規的就醫,醫療變得越發難以獲取?會不會導致新一輪的醫患矛盾進一步惡化與加劇?
瞎想4:三級醫院門診取消之后,醫院的人、財、物流向何處?
三級醫院門診就目前來說,不管是從人、財、物上來說對于醫院整體來說,都是相當大的一塊蛋糕,突然被政策所逼,憤然舍棄,從醫院的角度來看,會不會有點忍痛割愛,院方有多大的積極性參與配合?人,門診醫師下放基層或本院的醫療機構聯合體對口支援?財,藥品、檢查收入少了一大截,潸然淚下。物,各種基建和設施設備要被整合或改造他用。
瞎想5:三級醫院門診取消之后,藥品營銷走向何方?
首先,從目前的分級治療來看,是對醫藥營銷影響最大的一個行動,改變了用藥潛力分布,挑戰現有的營銷組織架構。大部分藥企的營銷重點都在城市等級醫院,三級醫院門診的取消,意味著門診藥房的關門,也就意味著分級診療的推行,藥企該如何面對?
筆者思拙,歡迎各位營銷大師獻計獻策。
信息來源:無憂招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