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升溫!空心膠囊變大企業主場
日期:2015/11/27
近日,有行業專家向本報記者透露,“鉻超標膠囊事件”之后,國內空心膠囊產業格局近幾年快速發生了變化。有分析估算,空心膠囊市場由此前家庭作坊和中小企業占70%以上份額,變為目前排名前五的企業市場占比預計已超五成,產業集中度快速提升。
格局的變化,一方面是因為監管部門加大了打擊違規違法生產的力度,整頓藥用明膠原料來源;另一方面,下游采購商的質量安全保障意識加強。與此同時,行業專家呼吁企業加大創新研發力度,在產能過剩的國內大環境下,積極開拓國際市場。
記者獲悉,力凡膠囊近日宣布40億粒產能的全新生產線投產,此舉將使得該企業的膠囊年總產能達到150億粒。目前,國內規模較大的膠囊企業包括蘇州膠囊、黃山膠囊、廣生膠囊和力凡膠囊等。力凡膠囊總經理曹勝輝告訴本報記者,現階段國內膠囊總產能大約在2000億粒左右,國內實際需求在1800億粒左右,整個行業的年銷售金額在20多億元上下。
“鉻超標膠囊”事件后,主管部門制定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整頓規范藥用空心膠囊市場,不斷完善藥用輔料行業的監管體系和管理制度。對浙江、河北等空心膠囊重要產地也不斷加強監管力度,多地大批不規范的生產企業被取締。
“整個產業環境正在凈化,快速走向規范,產業重心從中小企業向大中型企業快速過渡。”曹勝輝表示,他們此次投產的40億粒產能僅是規劃中的第一部分,未來將繼續擴大產能,并推動生產設備和技術的升級換代。他指出,近兩年來各大企業都在擴大產能,“一方面,大企業的主要產品都比較高端,“鉻超標膠囊事件”后,下游采購商對空心膠囊的重視程度有很大提升,藥廠和保健食品方面都有比較明顯的改變;另一方面,主管部門大力打擊違法違規生產,大企業都希望擴大市場份額。
國際藥用輔料網CEO施擁駿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大企業肯定是行業整頓的受益者。“隨著市場競爭秩序的重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更多的中小企業面臨更大挑戰,并且由于行業屬性的原因,預計龍頭企業對小企業也不會有太多的兼并收購興趣。而隨著藥典標準的提高、仿制藥質量一致性評價等工作的推進,龍頭企業有望進一步受益。”
值得重視的另一個現象是,盡管排名靠前的黃山膠囊、力凡膠囊等企業均有所擴產,但實際擴產的產能比此前相關企業規劃的要小得多。
“我們實際上也算是‘踩剎車’。”曹勝輝表示,雖然未來力凡仍會快速推進新生產線的投產,但更重要的是發展更高端的產品。“國內很多企業,包括大企業的生產線,較多是上世紀90年代投產建設的,隨著下游需求向高端發展,以及站在國際市場的角度,產業升級是必須的。”據悉,通過多年的海外參展,力凡已取得突破性成效,今年先后獲得了賽諾菲、拜耳的大額訂單,目前正與雅培洽談全球層面的戰略合作。
產品方面的升級同樣成為大企業的選擇。有報告稱,歐美市場的植物源性膠囊的應用相對成熟,全球需求量的年均增速達40%。施擁駿也指出,目前很多膠囊企業都在進行產品升級,比如很多企業都在做植物源性膠囊的注冊申報。“淀粉膠囊已進入藥典,纖維素膠囊還沒有,未來企業對空心膠囊質量的要求還會不斷提升。”
“我很看好植物膠囊的市場發展。”全國醫藥技術市場協會藥用輔料技術推廣專業委員會主任宋民憲教授告訴記者,目前很多膠囊企業和下游食品藥品企業都在尋求非明膠源的空心膠囊,但相對來說,預計植物膠囊等新產品在食品行業的發展更加快速。藥品行業主要受限于藥品更換輔料需要再進行臨床試驗及申報等工作。
采訪中,還有專家分析認為,按照目前行業的趨勢,國內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不會下降,未來價格戰還可能升溫,包括藥價等下游因素的限制。國際市場的需求量仍然旺盛,有實力的企業可加大力度開拓,共同打響“中國制造”品牌。
信息來源:上海醫藥商業行業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