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躍集團董事長吳光明:醫療器械行業創新方向
日期:2015/12/2
醫療器械行業是非常好的行業,好在過去沒有人看中,如果過去有人看中的話,現在就不是一個好行業了。我們要通過一些方法,包括醫療器械行業的數據(找創業的方向),數據年年在增長,數據背后的邏輯思維更加要理清楚。可能增長的是新產品,不代表老產品有增長,所以說我們上市公司把報表拿出來一看,整個行業增長30%,但是好幾家公司都增長10%,你原有的老產品只能增長10%,醫療企業市場增長30%,而且你的市場占有率并沒有下降,為什么?是創新的產品帶來了新的需求,導致的這個行業的變大,并不是這個行業好了所有的人都能分享,有些人不但不能分享,而且還要被稀釋。所以說數字背后代表這個行業的需求變大,并不代表這個數字可以讓所有的人來分享。
我們既然要創業,以我創業過來人的想法,魚躍醫療是08年上市的,我是從98年開始創業的,07年我準備上市的時候,同時也投資了一個公司,這家公司在2011年也上市了,現在我們還保留了魚躍集團和萬東醫療這兩家主板上市公司。比如說魚躍醫療上市完全是白手起家開始的,第二家公司的發展和上市完全是通過合作的手段,萬東醫療是通過資本手段,所以什么時間點用什么工具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剛剛開始創業的時候,創新從制度設計就要開始。蔡教授講的非常好,我感覺PPT里面有兩行字是非常重疊的,一個是蔡教授的制度創新,還有一個就是工匠精神。
那么創新制度設計是什么回事?你能量很小的時候,你不要以為你的使命感就可以感召大家,你沒有馬云那個本事,可能你還是用股權,用一些實力去獲取創業伙伴的支持,但是股用在誰身上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相對一個企業來講高管一定要有使命感,特別是創業初期;中層干部讓他有危機感,員工讓他有一些饑餓感,讓他工資和獎勵拿多一點。
企業是要有分工的,老板是要有使命的,是負責做夢的;中間的人是要有危機感的,把夢想變成目標,把目標一層一層的分解下去,變成生產的指標、過程控制的指標,把這個指標串起來,在創業之前在制度設計要有科學性。我們也投資了很多的企業,有些人要共享,我要一直干到底,有些人說我們一定要合作。公司股東太多、太過分散的話,公司分錢的時候心不齊的,大家會同床異夢的。所以要想創業的話,創業之前都要把很多東西想想透。
互聯網醫療的發展,其實剛才講工匠的精神,現在很少有人回到工匠精神里面去,大家更多的是在電腦里創業,還是比較喜歡在電腦里熬夜,也不喜歡在機床邊看打磨的東西。
從方向角度來講,大家全部去搞軟件的時候你把硬件搞好,如果大家全部去做硬件的時候,你要把這個軟件處理好。戰略是海選的方法,找到細分行業專業的技術,爭取做細分行業細分環節的領導者或者是龍頭,那你就有核心的價值。像解決病種也好,解決醫生也好,總是要有互聯的方式,要把很多東西連起來,做成閉環,最終要做成交易和消費,最后要落地,要有地域的傳輸,價值的傳輸,通過智能硬件也好,要用交易實現價值。交易無非是你這種服務,你的藥品,你的保健品,總歸是要形成交易,沒有交易你就沒有現金流,或者投放廣告,總要有方法落地。所以醫療器械的發展最終怎么把器械變成真正的智能硬件,通過互聯網的方式形成一個閉環。
關注幾個地方,而不是關注有多少痛點,沒有能力去解決。因為你是企業,你是商業,你不是國家的戰略制定者,我們現在講的是用商業方法,科技進步來解決:
第一,要關注病人的切身利益。其實切身利益并不是成本,并不是有多難,關鍵是要把病看好,這是真正的切身利益。看病難,難就難一點,只要把病看好,看病貴,貴就貴一點,能把病看好就可以。關鍵是非常難,排隊排了幾天,到醫生那里幾句話就把你打發走了,但是沒有達到效果。看病貴,傾家蕩產把錢用完了,并沒有看好。
所以我們真正病人的利益是什么,不要老是看病難,看病貴,關鍵是要看好病,這是關鍵的關鍵,再貴再難,只要把病看好你就會有價值。創業的時候要關乎病人的切身利益,把他的利益要進行邏輯上做分析,哪些是抱怨的,哪些真正是痛點,不要以為抱怨都是商機。
第二,關乎醫生的切身利益。往往醫生的切身利益是拿不到臺面上去講的,但是所有的改革和商業模式,你如果忽略了醫生的切身利益推不下去,不管什么東西,所以要把病人的切身利益和醫生的切身利益搞清楚。
第三,醫院的切身利益。醫院的院長非常難,我過去講過,大學和醫院比較難管,因為文人多,各項機能是最難管了。所以醫院的切身利益,院長有沒有積極性,院的團體有沒有積極性。如果所有的研發方向有新產品,如果你把推進的時間點、方法沒有找準的話,即使你是一個好的產品、好的商業模式,未必馬上得到積極的響應。
我們過去做軟件就知道,很多醫院用的軟件是不一樣的,這個醫生美國回來的,用慣了美國的軟件,就改成美版。這個院長在日本留學回來,希望用日本的技術支持,沒幾年全部改成日本的。互聯互聯,根本聯不起來,這說明很多事情跟習慣、方法、思維、地域緊緊綁在一起,很多事情要有邏輯的思維,要通過現象去看到本質。
第四,不沖突現有法規。創新的精神需要有去顛覆,需要去找新的和敢做,但是醫療衛生不是一屆人、一介書生可以改變他的法規。很多企業、藥廠、器械廠全是在研發的路上耗死的,批不下來。我曾經在蘇州,一個硅谷的教授一邊哭一邊跟我講,說不知道這么難,不知道工商局怎么打交道,GMP怎么認證。他就跟我說:我就是技術好。我說技術好沒用,你要完成現金流它過程太長。現在(很多人)看到中國這么好創業的熱點,都回來創業。
但是你又要知道,中國過去一批創新的人很多走的是貿技工的道路,你先有貿易,再有技術,再有工廠。我們現在大部分人在國外也好,或者是在醫院也好,一看這個產品就說還不如我做得好,我能做出來。可能你是用戶體驗的好,可能你能做出比較好的產品,但是你未必把這個商品能商業化。所以從過去的貿技工比較容易做起來,到現場真正轉換為技工貿,先有技術,好在現在的藥監局已經可以讓你先有注冊證再有工廠,過去是先要有工廠,才有注冊證同時下來,你的產品還沒成熟,你就要花很多很多錢建廠房,你根本沒法做。
現在的藥監局越來越接地氣了,但是改革的進程離我們的愿望還是有很大的差距。所以說創業、科學和真正的法規、倫理還是有沖突的,所以我們在做很多事情的時候盡量要看看制度對我們的約束,能不能沖突。如果短時間沖不破的話,就想辦法。
魚躍集團,我們是怎么做互聯網的嘗試。我們現在做了兩個,一個是慢病管理,醫云健康項目,在蘇州;一個是萬里云項目,在北京。其實很多年前我們看了很多項目,不知道到要怎么做。那我們怎么做的,為什么要這么做,第一個醫云健康,大醫生,我們的APP名字叫大醫生,剛剛上線,已經有1000個診所,大醫生成就大醫生,因為很多醫生在的醫院非常有名氣造就了他的名氣也上來了。也許他離開了這個醫院,他沒有方法把自己跟病人互聯起來,他的名譽、聲譽、收入大幅下降。
現在多點執業沒有開,我認為早晚要開。多點執業開了以后,畢竟他是多點,有些醫生60歲退休了以后應該怎么干,你怎么讓他一個人有自己的診所,讓大醫生幫你做。我們第一次是從線下門診導入的,所以現在我們有快5萬病人,黏性非常大,每天都在互動,互動率超過60%,用互聯網導入進來的完全不一樣,醫療要做遠程診斷是非常難的,根本不可能僅僅看數據就可以給你下結論的。
第一次我們要求必須在線下,后面你必須要拿魚躍智能血糖儀、智能血壓計、智能呼吸機,智能增氧機,把你的生命體征的數據每天傳上去。今后通過這個APP,不管是看醫生也好,前期他的功能可能就是一個OA系統,其實就是辦公智動化,后期把大量的數據導入進去以后變成了一個能效工具,有分析了,最終落地還是要靠人、靠器械、靠藥品,真正的治療。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把醫生的個人品牌連接起來,把病患者的資源通過智能硬件連接起來,通過深度的追蹤,用藥的追蹤。吳博士現在對我特別友好,我也非常緊跟他。他每年幾百萬、幾千萬的糖尿病人,服藥以后的效果怎么樣,我可以幫你解決。因為我們所有餐前進行教育、餐后進行跟蹤,晨起第一次的血壓是多少,早餐以后的血壓是多少,服藥以后血壓多少,他看中的是我們可以深度的追蹤他的科研數據,他可以寫報告,寫論文。但是看到我們這個時時把數據上傳,下次看病的時候只要把手機端打開看一下就可以了,包括前期做體檢的數據全部出來了。看病的時候問都要五分鐘,看病只看一分鐘。其實關鍵點是把他的數據看到,提高醫生的效率,加深患者交流,重建醫患關系。
分級診療,精準。讓更多的收入陽光化,更多的收入互聯網化。如果忽略了醫生的收入,這個事情是個偽命題,其實大醫生根本不需要介紹病人,他忙得要命,但是大醫生離開了大醫院退下來以后,多點執業的時候,沒有光環的時候,誰幫他管理病人,誰幫他管理自己的小診所,醫云大醫生。我們做了這一點基于慢病管理的。
第二萬里云,是萬東醫療的和阿里一起合作,未來做醫學影象平臺的萬里云。大概在中國的縣級以上70%的X光機,大量的數據在下面。這些產品這幾年全部要數字化更改,就是所有的圖象,智能硬件全部把病人的數據傳上來。
那么我們的云診斷是干嘛的?專家的資源、設備、云診斷服務、運營優化、特約影像中心、CCR質控等很多大數據要存進來,大數據要傳出去。很多醫院只有機器沒有醫生,很多醫院有機器卻養活不了醫生,因為病人少,但是必須要有機器。但是通過這個云把專家和病人連起來,把專家和病人匯總起來,是基于智能硬件和最高端的萬里云的服務器,以及大量的數據經過模塊化,可以用比對的方法,智能診斷解決80%的服務,普通專家解決10%,高級的專家解決5%。分層的把這些問題用互聯和傳輸的方式,用能效工具的方式,用健康管理的方式把它層級化,把這個商業的模式閉環起來。讓大城市的醫生空閑時間通過手機端的APP,通過IPAD,完全可以把遙遠農村的體檢單子診斷出來。以及某一個人拿了一個片子,小醫院說有大問題,他就可以馬上上網,你只要點專家就可以解決,可以進行網上專家會診。因為真正在網上看病的一定是影像,萬里云這個項目是真正的用互聯網來做的。
創新的同時,剛才我們講了工匠精神。我們是一個工匠出生的制造商轉型成服務商,因為我們現在的服務收入越來越多。上天貓可以去看一下,比如智能血壓計,大家都去日本買東西,好多人都在微信里吐槽,說忘記了歷史。有一點,我們現在在中國國內,比如說(魚躍)智能血壓計已經成為第一品牌,銷量第一,超過了國外。我們也花了好幾年的時間來做這個產品,我們上百個人每天在醫院抓數據,真正扎進去,五六年的時間,細節細節再細節,當戰略確定正確的時候就是靠細節,把這個工匠做到極致產品。所以(魚躍)制氧機全球第一,這個(魚躍)智能血壓計去年做到中國第一,去年做了700萬。呼吸機今年上市兩個月的,天貓銷量排名前三。所以從制造的角度、設計的角度,制造是需要積淀的,實際是一個意識的問題。我們產品的設計現在已經是全球第一,現在很多日本的企業在模仿我們,我們用哪家設計公司他們找哪家公司,一直被他們模仿。
工匠精神是需要很長的時間去積累,是要改變自己公司文化內部的基因。講工匠精神,講沒有用,一定在公司讓有工匠精神的人花最多的錢,用錢表示他的價值,真正從這方面體現出他的價值所在。魚躍集團從一個制造商,對互聯網的認可,創業慢慢走到現在,這是我的一些感悟。
信息來源:無邊界yiyao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