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子聽會:四類可穿戴設備前景廣闊
日期:2015/12/3
導語:移動醫療為現有醫療體系帶來了契機,而可穿戴式設備+App是最典型的移動醫療形態。
作者:弦子
來源:醫學界智庫
一周又要過去,為了生活大家都在拼命工作學習,弦子也不例外,上周21號專門跑到杭州參加Bio4P中國醫健創客大會,時間就是金錢,學習永無止境。
大會報告上,弦子不只一次聽到各大牛談及未來醫療領域的前景和方向,包括3D打印技術、精準醫療和可穿戴設備等。從現有的醫療衛生體系來看,我國缺乏有效的健康監測、評估與干預手段以及醫療資源的緊缺和分布不均。此外,龐大的慢病患者缺乏自我管理與遠程看護手段等問題。移動醫療的發展為解決此問題帶來了契機,而可穿戴式設備+App是最典型的移動醫療形態。
從浙江大學段會龍的演講中不難發現,醫療健康相關的可穿戴設備+App主要分為健康管理、疾病監測、疾病預防和生活輔助四大類。
1.健康管理類
此大類主要是以消耗卡路里統計、運動監測等生活數據記錄與健康管理來分析人們的健康狀況。例如現在大家常帶的智能手壞,Fitbit公司生產的手環為全球銷量最高的智能手環,它通過智能硬件及移動應用相結合的方式,記錄日常生活中活動鍛煉、飲食、體重和睡眠,幫助健身塑型。此外,它還追蹤人體的運動心率、識別運動模式、計算出能量消耗、監測睡眠質量并通過藍牙同步到移動App端。
2.疾病監測類
通過對血糖、血壓、心率、血氧、體溫、呼吸頻率等生理數據進行監測,實時分析,對異常數據進行報警提醒。比如美敦力公司最先推出獲得FDA批準的血糖實時連續監測系統(CGM),通過計算血糖濃度與滲出液中葡萄糖濃度的相關性測量血糖。
BioSerenity公司發明的一款名為WEMU的智能襯衫,全稱“Wearable Epilepsy Monitoring Unit”(可穿戴的癲癇監測儀)。它包括智能襯衫和一頂配套的智能帽子,內置生物傳感器,借助云端大數據診斷治療患者的癲癇病癥。
再如,CardioNet能夠記錄30天內患者的心電圖數據,并將數據通過網絡傳輸到公司監控中心,后臺系統對數據進行分析診斷并且將報告發送給患者。
3.疾病干預類
經過電療、磁療、超聲療法、經皮給藥等方式干預疾病治療。Ionsys是經皮給藥的一種無創性能夠自我感知和預先編制程序的分析系統。大概有信用卡大小,連接到患者的前臂或者胸部,系統就可以通過釋放低水平的電流,準確地透過皮膚,把附加藥物釋放到血液中,以達到治療疼痛的目的。
4.生活輔助類
生活輔助類主要是幫助傷殘人士。ActiveProtective公司設計了一款隨身佩戴的安全氣囊,可以在老年人摔倒時保護髖骨,其搭配的3D運動傳感器檢測到要跌倒的異常動作,對氣囊充氣,減輕撞擊對髖骨的沖擊力。
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麻省眼耳醫院及Schepens研究所的科學家們聯合推出了一款口袋大小、放在胸口部位的“盲人可穿戴相機”,幫助盲人避免行走過程中的障礙。
預計全球自2016年穿戴式醫療健康設備將新增1億/臺,2017年市場規模達到56億美元,中國市場銷售額將接近50億元,大數據運用于智慧醫療的可穿戴設備將是一片藍海。
信息來源:醫學界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