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醫療十件事之二,分級診療勢在必行!
日期:2015/12/3
導語:今天發表的是未來醫療十件事的第二部分。數據分析表明,在過去的十年里,基層醫療機構,特別是農村的基層醫療機構整體處于不斷萎縮的狀態。未來,互聯醫療帶來的技術變革可能會改變這一局面
作者:研究員 楊森
來源:醫學界智庫
6.分級診療勢在必行
目前中國醫療資源配置不合理,三甲醫院“門庭若市”,其他基層醫院則“門可羅雀”。那么目前基層醫療機構的具體數量和使用率到底如何?可以通過基層醫療機構數量,診療量和病床使用率的橫縱向對比初見端倪。
首先,依據《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鑒》,從醫療機構數量的角度看,從2000年到2014年,我國醫院數量增加了9542家,而基層醫療機構數量減少了82834家。這表明在過去十余年間,從機構數量上看,基層醫療機構在居民診療過程中扮演了更少的角色。
更細分的看,具體到基層醫療機構結構變化,如圖所示(2000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未統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數量增長很快,而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數量下降很多,這可能與中國人口流動和城鎮化有關系。
醫學界智庫 單位:萬 數據來源:《2015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鑒》
其次,從醫療機構病床使用率的角度看,基層醫療機構病床使用率相對較低。2014年醫院的病床使用率達到了88%,作為對比,基層醫療機構的病床使用率只有59.7%,相當于每10張病床中,有4張處于閑置狀態。這顯示未來中國基層醫療機構在提高使用率上仍有較大空間。
醫學界智庫 數據來源:《2015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鑒》
最后,從診療人次角度看,過去近十年,基層醫療機構診療人次增長慢于平均的醫院水平。根據《2015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鑒》,從2005年到2014年,醫院診療人次從138653增長到297207,增長了214%。基層醫療機構診療人次從259357增長到436394,只增長了168%。
通過以上數據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目前基層醫療還需進一步的提高和優化。這對解決目前看病難看病貴的難題也會有幫助。醫學界智庫期望,未來中國能夠加強基層醫療機構的建設和優化,配合分級診療制度,促使優勢醫療資源下沉。如果分級診療制度真正有效落地,未來居民會更加便捷的獲得醫療服務,就近看病,本地就醫會成為新的趨勢。
未來,優化醫療資源配置,盤活基層醫療機構的任務不僅需要政府的設計,更需要社會多方的參與,例如互聯網+投射到了醫療行業。最近移動醫療的概念被炒得火熱,“輕問診”已經比較成熟,一批新興互聯網醫療公司已經在咨詢,掛號等方面給居民帶來了切實的福利,雖然業界在商業模式上的爭議和疑問較多,但是伴隨著政策的開放和各方的探索,未來實現線上線下醫療服務閉環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不僅如此,隨著全民電子病歷的健全,居民“小病手機問診,大病醫院治療”可能成為未來看病“新常態“。
7.公立醫院做綜合,私立醫院做專科。公立醫院保基本,私立醫院做高端
目前,民營醫院在數量上已經與公立醫院旗鼓相當(13153(民營):13326(公立)),雖然在診療人次、醫師力量方面與公立醫院還有不小差距,但是這個差距正在逐步縮小。如圖所示,可以很明顯的看到近十余年來,民營醫院的診療人次增長較快,從2005年診療人次占總診療人次的4.80%提高到了2014年的10.92%。
醫學界智庫 數據來源:《2015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鑒》
可以說民營醫院已經在國內醫療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加上政策層面的放開和支持,我們可以預期民營醫院在中國醫療行業中將會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那么未來中國醫院的格局會是什么樣呢?一種很有可能的情況是:公立醫院做綜合,私立醫院做專科。公立醫院保基本,私立醫院做高端。
首先,公立醫院做綜合,私立醫院做專科。由于醫院重資本,強品牌的特點,導致民營醫院創辦和運營都面臨很多挑戰,尤其是綜合性醫院挑戰更大。首先,創辦前資本投入大,綜合醫院由于科室多,因此固定成本比較高,涉及到大量多樣的醫務人員和設備儀器。這就給民營醫院初期投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次,由于大眾對醫院品牌非常重視,而品牌的塑造不僅需要優秀的醫務人員,更需要時間的積累,在這一過程中,人力和財力的要求都非常高。因此,專科醫院資金投入較少,人員需求相對低的特點,決定了民營醫院未來會在此領域發力。2014年非公立醫療機構在專科醫院數量方面達到3676,超過了公立專科醫院的數量,數據也映證了我們的推斷。
醫學界智庫 數據來源:《2015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鑒》
其次,公立醫院保基本,私立醫院做高端。歷來我國對醫療服務行業提出的要求都是“保基本”與“強基層”,可見保證居民基本醫療需求是我國醫療行業的底線,這意味著未來不論我國醫改政策如何調整,都會保證基本醫療需求的滿足。作為公立醫院,由于其收費受到國家管控,因此其提供的醫療服務價格不能太高,但是同時受到國家的補貼,因此公立醫療機構理想的狀態是以滿足基本需求為主。而大多民營醫療機構選擇盈利性領域,因此可以自由定價,這樣就能提供差異化的服務,即高端醫療。差異化的定位可以促進我國多元化,多層次的醫療需求。
除此之外,我國未來可能會出現更多“專科連鎖”和“醫療集團”,這對醫院增加規模優勢,放大品牌效應,提升成本議價能力有所幫助。
(第一部分已經于昨天發表,讀者可以點擊文末閱讀原文查看。第三部分將于明天發表)
信息來源:醫學界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