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新增18名省級非遺傳承人 有的邀約不斷 有的后繼乏人
日期:2013/11/26
本次公布的傳承人名單
鄞州有7人:朱英度(灰雕)、張立群(戲臺螺旋頂)、馬寶春(大頭和尚)、聞海平(寧波走書)、朱秀定(唱新聞)、史翠珍(金銀彩繡)和水春華(龍舟競渡);
余姚有4人:楊松炎(十番鑼鼓)、劉永章(木偶摔跤)、符永江(精武拳(械)技)和金星喬(石雕);
慈溪有4人:杜松根(上林湖傳說)、王耀國(水火流星)、鄭飛民(紅銅爐制作技藝)和郭永堯(慈溪傳統建筑營造技藝);
北侖1人:周翠珠(造趺);
象山1人:謝才華(剪紙);
海曙1人:董幼祺(董氏兒科)。
記者昨日獲悉,浙江省文化廳日前公布了第四批省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我市18人上榜。至此,我市共有省級非遺傳承人58名。
記者調查發現,此次新增的省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中,有的是表演邀約不斷,有的是后繼乏人,而有的面臨著消亡的危險。
木偶摔跤人氣很旺
木偶摔跤是流傳于余姚姚北泗門一帶的民間民俗舞蹈。它源于民間藝人的一種搞笑活動。表演時,兩個木偶人相對纏臂,扭在一起,在鏗鏘有力的鑼鼓聲中展開激烈的搏斗,直斗得難解難分。
提起木偶摔跤,余姚文化館非遺辦的沈信標很是自豪:“我們的木偶摔跤是寧波乃至全省所獨有的一種民間舞蹈樣式,還上過央視呢。”
今年年初,一場別開生面的浙江省非遺展演晚會在杭州上演,參加展演的11個精彩的民間非遺均由各地推薦、網民票選產生。而木偶摔跤就是其中之一,足見它人氣之旺。
分析木偶摔跤在民間如此受歡迎的原因,沈信標認為,這與其本身的特點有關。用他的話說,那就是“有木偶摔跤的地方,總會有歡聲笑語。”正是因為木偶摔跤極具趣味性,“有人愿意學,也有人愿意看。”當然,政府的支持也是一個原因,“每次參加活動,政府都有補貼,這也使得表演者積極性比較高。”
沈信標一點都不擔心木偶摔跤的傳承問題,“省級傳承人劉永章定期會去傳承基地授課。我們會木偶摔跤的有四五十人,隨便拉哪個出來,都能獨立承擔表演。”
與木偶摔跤有著相同命運軌跡的,還有造趺、大頭和尚、龍舟競渡等群眾基礎良好的表演技藝性非遺項目,在當地政府的重視下,一些業余團隊經常開展表演、競賽等活動。
唱新聞面臨消亡危險
此次上榜的寧波走書,則是最近幾年才打了個“翻身仗”。一度走向沉寂的寧波走書,借著作品獲得中國曲藝牡丹獎的契機,并通過“天天演”采購名錄的進一步推動,如今在鄞州及周邊地區,演出市場日漸走向繁榮。
去年一年,沈健麗夫婦演出數百場,足跡遍布鄞州五鄉、石碶、姜山、云龍等多個鄉鎮。用沈健麗的話說,是“去年一整年,幾乎沒怎么休息過。”
據了解,目前,兩名寧波走書的省級傳承人沈健麗和聞海平正在積極尋找年輕一輩傳承人,努力將這項技藝發揚光大。
與之形成反差的是,此次上榜的灰雕、戲臺螺旋頂、唱新聞等非遺項目,傳承人幾乎都是唯一的。
灰雕和戲臺螺旋頂,都是用于古建筑中的傳統技藝,這類民間藝人因時代變遷,正在逐漸退出歷史舞臺。雖然省級傳承人朱英度也將灰雕技藝帶進校園,但對于學生來說,這只是普及性的了解和部分技藝的傳承。而張立群所帶的徒弟中,能夠獨立從事戲臺螺旋頂設計和制作的,依然乏人。
更令人擔憂的是,“目前我區幾乎看不見唱新聞的表演了。”鄞州區文化館副館長陳素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長年在舟山一帶演出的傳承人朱秀定已過古稀,如果還找不到合適的弟子,“數年后,唱新聞這項省級非遺項目就要消亡了。
信息來源:寧波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