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和百度還玩不轉大健康的十個理由
日期:2016/1/23
2016年元旦后幾天, 有關于百度病種類貼吧被出賣一事持續發酵。百度官方今日再度發布公告,稱將全面停止病種類貼吧的商業合作,只對權威公益組織開放。 而在元旦前一個月, 有一些人正在策劃行政申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藥品電子監管碼,起因為全國42萬家藥店每年必須向阿里健康交納數百至一千多元不等的電子監管碼認證費(且此費用是匯入一個指定帳戶、交費后還不給開發票),每一家藥店加上掃碼設備(不含操作費用)新增費用超過一萬元。很多連鎖藥店向本人提供了懷疑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或者下屬機構中有尋租問題一些證據,所以,他們認為:這是阿里健康涉足大健康失敗、出現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轉型尋租的問題。
阿里和百度還玩不轉大健康的十個理由
實際上,到今天為止,阿里和百度涉足大健康服務的項目還是不太成功。這不僅是上面提到的近期各種負面讓他們團團轉,而且從他們一直以強勢形象玩大健康、只是還玩不轉大健康原因比較多,這里列舉出明顯的十個理由,同大家分享。
理由一、缺乏人道心態 見機搶道
最典型的例子是醫療關鍵詞“癌癥”競價排名曾經達到一個點擊200元、之后在約10年前發生了北京一家“腫瘤研究所”把百度告上法院,因為它們找了第三方做了一段時監測發現:這些“癌癥”競價排名點擊近80%來自機器人點擊,而這些機器人IP地址最后又同百度公司的IP地址有關。此案的代理律師曾經把那一尺厚證據拿給本人及另一位紙媒記者看,我們當時看后共同發出一聲嘆息!此案最后以庭內和解而終止,但是此案因為很受關注,現在網上的描述還不少。
這幾年,本人同阿里和百度負責大健康的總監級人物打過一些交道,整體印象是:他們都是李小龍“截拳道”招式思路在做營銷,總認為自已占有入口優勢、有平臺力量,所有商業規則都必須“阿里化”或者“百度化”。
諸不知,醫療(實際上是醫學、醫療、醫藥三方面)的互聯網服務用他們這樣的方式推廣,增加了大量的廣告成本,造就了中國民菅醫院的整體形象同中國國產奶粉滲入三聚氰胺( 充當蛋白質) 性質一樣,正氣沒了、元氣大傷。原來政府設計是:想借助開放民菅醫院促進公立醫院改革、讓醫院改革進入多元的醫改策略,現在幾乎就因為競價排名這個缺乏人道心態的產品而直接行不通。
理由二、缺乏專業團隊 見數分帳
這個問題從阿里健康改名之日起就日見明顯。阿里健康原來是為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衛生部管)負責維護數據庫的。但是,這個數據庫一直沒有變成國家標準,一直到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成立后,國家標準才由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起草國家標準。
而更大的問題是:CFDA允許負責維護數據庫的阿里健康向各藥企、各藥店收取數據服務費。按照藥品電子監管碼設計的目的是追溯用,國外都用1988年聯合國制訂的全球標準商品條形碼,我國目前有200多萬家企業申請使用了商品條形碼。這個是全球標準。但是我們的藥品電子監管碼數據庫標準是中國的、而且只是在商業流通環節、即不足35%的藥品銷售中啟用此監管,而另外65%(醫院、部隊等)根本就不用藥品電子監管碼數據庫。所以,阿里健康借此數據庫收取本來利潤就剩下6-8%的商業流通環節,明顯是不講究社會成本、不專業地見數分帳。
由此才有了2015年全國“兩會”期間,以湖南省人大代表謝子龍發起的呼吁停止使用藥品電子監管碼的新聞發布會曾經備受關注。不過,近期有些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經改用口頭通知交費方式,向藥店負責人威脅說:若不交費給阿里健康指定帳戶,不是他們要下崗,就是該藥店2016年的年審將通不過。這中間存在什么關系,本文暫不公布。但是,疑問很多,值得考問。而此舉,顯然是阿里健康找不到收費“國際慣例”、一定會受到行業抵制。
理由三、缺乏公平競爭 地盤圈地
這個問題在阿里健康是采用滴滴打車補貼那樣的招式:先讓出租車同用戶沾染用上軟件、然后用私營車和租賃車再把出租車甩掉。在出租車行業這個可以講叫做科技創新、改革服務流程。但是,在藥店行業,很多曾經同阿里健康簽約、藥店向用戶使用阿里健康APP客戶端購買藥品的用戶補貼(折扣價),可是,據本人在全國調查,至今還有藥店未從阿里健康手中拿回足額的補貼款。原因很多,但是此事緣起于阿里健康曾找一些做快消品出身的經理人,以為有了阿里健康APP客戶端,就能一端占天下的想法,顯然是并不知道:醫藥行業歷經近20年來的惡性競爭、非公機構占主導的藥品商業流通環節,這些60-70后董事長們都很理性了。
這就是大家見到阿里健康股價升了九倍、業績很不理想,團隊一年換兩次的原因。業內認為他們自以為互聯網技術就是一切,結果想在大健康產業地盤圈地、采用這些沒有可持續性商業策略、因為是缺乏公平競手段而被同業聯合抵制。
理由四、缺乏人文精神 狼性做事
這次有關于百度病種類貼吧被出賣一事就是一個典型例子。不僅如此,國內幾十家政府新聞網站健康相關頻道,近二年來常常發現:所發的新聞稿常常不出現在這個自稱由機器自動排列的百度搜索中,卻能出現在360搜索、搜狗搜索。這種怪現象,就是因為百度健康經營缺乏人文精神、狼性做事的證據。
引用這二天網上流傳原百度產品總監俞軍(網名:搜索引擎9238)微博上的一句話:“你們懷念我,我懷念Google。如果外部壓力不夠,我回百度也是獨木難支。百度的核心問題首先是價值觀,然后是激勵機制。”
方興東博士為此寫了一段評論: “一語中的!百度問題的核心。還是曾經的自己人最了解問題的根子在哪里?價值觀的缺失,卻讓百度走到了今天。但是,問題總有一天會全面爆發。關鍵詞賣了,貼吧賣了,百科詞條也賣了,對百度來說,還是什么不能賣的?一個企業的靈魂也在這一單單生意中賣掉了。價值觀,聽起來如此虛的一個詞匯,可是對于一個巨頭來說,這就是唯一的生命線!百度,不能永遠當中國互聯網界的煤老板!”
理由五、缺乏醫學氛圍 以商言德
以上分析了百度健康和阿里健康的四個“缺乏”,第五個是百度和阿里健康團隊完全不講究醫學氛圍。在他們去協會、醫療會中做演講的ppt中,往往見到的更多是“以商言德”的商業邏輯。
而這在講究人道互助、人文關懷、醫學氛圍的醫療、醫藥行業中,往往與被認為“傳統”的經營業者格格不入。這個問題的情況、在一些想做大健康電商的80、90后交流時的表述也常常如此。
這可能是他們大多數人是IT思維格式化了,不知道真正的醫療、醫藥從業者其實心里最大的敬畏不是制度,而是對生命負責的史命感。
有人這件總結百度貼巴承包事件:
換句話說,在人命關天的醫藥領域,百度貼吧通過承包的方式,放進來了一批資質存疑的醫療機構和個人。輿論洶涌,百度才覺得問題嚴重、趕緊發布聲明,“停止一切病種類貼吧的商業合作”,引入有權威資質公益醫療組織擔任貼吧吧主。
在這一點上,都可以見到百度健康和阿里健康經營團隊的知識和經驗短板。
理由六、沒有健康邏輯 網蓋一切
這些年,特別是醫學、醫療、醫藥電子商務流行之后,百度和阿里健康以“門戶優勢”圈網筑地,想用各種商業模式把人的一切妥妥地商業化。有點象上世紀80年代泰國旅游部長給旅游從業者講的那一句:“讓外國游客口袋裝滿錢進泰國,在泰國開開心心花到口袋只剩下買一張返程票離開”的商業心態。
在大健康圈中拓疆,原來百度健康收入占40%左右,現在比例往下走(總額有增長)以2015年莆田系醫療和“百度競價”之間的“私人恩怨”引發事件、導致3月25日百度股價大跌2.74%為例,當時有媒體披露:莆田系醫院去年一年在百度上花費的推廣費用高達34億,“這筆費用占據百度在推廣上獲得的所有收入的三分之一。”百度公司去年的財報顯示,百度2014年網絡營銷營收為人民幣484.95億元(約合78.16億美元),比2013年增長52.5%。
莆田系醫療和“百度競價”之間的“私人恩怨”事件時、當時就有業內人士認為,互聯網醫療生態的良性競爭將會越來越白熱化,也會讓優質民營醫院站在風口上,獲得更大發展空間。而這個事件從在醫療行業的專業人士角度看,它反映了百度的任性控制百度搜索、和莆田系醫療以為百度可以“網蓋一切”的想當然不適營銷設計有關。
本人因為接觸過類似案例材料,所以,覺得這個問題的關鍵還是經營大健康的商業邏輯到底是按照其他商業通用規則、還是要按照大健康的規律去做的問題有關。
理由七、沒有醫藥傳承 誤導總局
這個問題主要指網上售藥一事。實際上,全世界只有中國的CFDA才夠膽子、想當然地同意讓處方藥放在網上去買!
這個問題的誤導從阿里健康總監的發言ppt中可以發現。阿里健康他們的賣藥觀點、希望政府發布的政策都沒有“安全用藥”這個保障設計。這正如阿里巴巴一再聲明打假、網店信用認證制度很完善。本人在2004年曾經調查過負責阿里巴巴網店信用認證的機構,才知道它來自臺灣(背景先不提),只要給錢、提供證件電子版幾乎就可以拿到很高級數的信用認證。2004年調查此事是因為一家醫療器械公司發現阿里巴巴網有18家網店假冒自已的產品,其中有網店信用認證8級的,而11年后的2005年,此公司發現作為阿里巴巴上的網店假冒產品已經達到38家之多,向阿里巴巴投訴(包括本人找阿里巴巴集團VP級轉達)同樣無效。
大家想一下,負責中國藥品電子監控碼經營(本來應該“運營”)的阿里健康母公司、其所經營的平臺上網店都控制不了假冒醫療器械,要借中國藥品電子監控碼達到中國市面流通藥品完全正品,這確實是讓人很難一下子相信的。
用一個醫藥企業老總的話說:“現實藥店都花了多少年、經過多少次加強監管,才基本上堵住了假藥。憑藥店向阿里健康交藥品電子監控碼、監管不到35%流通藥品就能阻擊假藥,這也說得太輕松了。”
理由八、沒有醫藥之德 低價言勝
近年來,很多市場上常見的國產低價藥逐漸沒了蹤影。數據顯示,十年間,在對我國12個城市42家三甲醫院臨床用藥調查后,短缺的常用藥、治療特殊病的藥品數量高達342種。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中國醫藥企業家協會會長于明德就公開表示,廉價藥品正以每年幾十種的速度消失。于明德分析,目前看,最主要的還是一些廉價藥品招標價格太低,導致企業利潤微薄,甚至零利潤,不愿意生產。因為招標由各個省分別進行,招標辦是臨時組織起來的一個不太懂藥品生產、流通的機構,在招標價格上總是選擇越低越好,全國范圍內也是選最低價格。由于招標部門離企業比較遠,所以企業的話通常聽不進去,認定這個價格可以繼續降,最終逼死低價藥。“
在這種背景下,遇到阿里健康以補貼換取市場的辦法,只適合中、高價藥、新藥推廣階段。阿里健康真的能夠長期補貼,一定會令市場混亂、供求失衡,讓產業供需脫節,這些也是造成傳統醫藥人不愿意繼續同阿里健康合作的原因之一。因為這涉及到醫藥之德的行業底線問題。
理由九、沒有醫改策略 以網概全
我國的醫改策略既要達到減輕每一個人健康維護成本總體水平下降的經濟目標,更需要讓每一個人獲得足夠的健康醫療服務條件而創造更好條件。
然而,從2016年開年百度病種類貼吧被出賣一事件、到2015年莆田系醫療和“百度競價”之間的“私人恩怨”引發事件,我們可以看到百度健康醫療服務是在設計更多門坎讓互聯網健康醫療消費成本上升。
而從阿里健康借助CFDA各級機構強迫(用威脅不交費年審不通過)全國42萬家藥店收取藥品電子監控碼費用一事,則讓我們看到:這樣不規范的做法,在本屆政府強調簡政放權、努力出臺一系列為企業在經濟新常態下、順利“過冬”的政策設計是完全背道而弛的。
換個角度講,百度健康醫療服務設計和阿里健康藥品電子監控碼收費模式,都有違國家醫改策略,是以網概全、對百姓沒有帶來實質好處,對醫療、醫藥企業也沒有減負,而是會增加成本、最后又轉嫁到百姓身上,這也不符合數字經濟學原則。
理由十、沒有了解大眾 難解眾憂
此文最后想傳達一個聲音,那就是:不論是百度健康、還是阿里健康,或者其他涉足醫學、醫療、醫藥電子商務公司,如果你們不是從增值服務角度讓百姓大健康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讓每一個疾病能夠借助互聯網平臺得到更好、更快、更低成本的治愈機會,或者獲得了強身壯體、養生少病的支持。那么百姓一定會出來表達自已的觀點。業內也一定會有聲音發出。
信息來源:醫藥新勢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