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醫藥零售行業協會發布聲明反對藥監碼
日期:2016/2/6
藥品電子監管碼“民告官”事件之后,越來越多的藥品零售企業出面表態,反對藥品電子監管碼制度。 2月3日,廣東省醫藥零售行業協會就藥品電子監管碼發布聲明,稱,“反對現行藥品電子監管碼這樣一個不合法、不合理、不公平,完全屬于重復建設的不良政策。”“希望包括國家食藥總局在內的所有涉醫涉藥政府管理部門,不要再強行推行藥品電子監管碼這樣一個不公平、沒必要、不應該的不良政策,因為最終為此買單的還將是廣大患者。” 聲明中稱,要加強藥品質量監管,只需把原有的一批藥品一個編號省級為一批藥品一個碼,并且在藥品流轉的過程中整批一次性掃碼上傳數據即可實現快速追蹤藥品流向的目的,也不會給藥品帶來一品一碼的巨額成本。 公開資料顯示,廣東省醫藥零售行業協會包括廣東國大、深圳中聯、中山中智、肇慶邦健、清遠百姓、深圳友和、珠海嘉寶華等12家副會長單位,分別為各地市龍頭連鎖藥店。首批61家醫藥零售企業加入協會,會員門店近萬家,年銷售額近150億元,是目前全國最大的省級藥店行業組織。 2015年,在醫藥電商井噴式發展的沖擊下,藥品零售行業生存艱難。有消息稱,僅2014年,全國就有8萬家單體藥店消失,而2015年,關店潮仍在行業內進一步蔓延,其中,僅在廣東,就有數百家單體藥店關門歇業。廣東省醫藥零售行業協會秘書長劉桂春曾公開表態,關門歇業現象確實有,但具體數據還沒有統計。據其透露:“2015年,廣東省內大部分零售藥店主要任務都是在維持生計。” 藥品電子監管碼制度推出后,多家藥品零售企業稱,藥品電子監管碼沒有足夠的“防偽”效果,還會造成藥品零售企業的巨額成本。 訴訟國家藥監總局的原告方養天和大藥房董事長李能對財新記者表示,接受藥品電子監管碼后,需要購買掃碼槍和秘鑰,并投入高昂的后續維護費用。倉庫門店兩進兩出,每個環節都要將每盒藥品掃碼,需額外投入人工成本和時間成本。養天和擁有540余家門店,首期投入就要1200萬元,門店越多投入費用就越高。 老百姓大藥房方面稱,如果全部門店投入使用,粗略計算大概需要8000萬元,而去年老百姓大藥房的稅前利潤僅2億元,一次要花掉1/3利潤。
信息來源:藥圈
浙公網安備 3302120200069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