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后,《人民日報》連續四天發表評論員文章,把習近平的執政理念總結為“四個全面”。這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完整提出習的政治綱領;繼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之后、“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一次重大理論突破,“習式治國理政體系”呼之欲出。
從2014年12月至2015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四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四個全面”新命題。“四個全面”的提出,使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關鍵環節、重點領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內在邏輯更加嚴密,標志著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了全新布局,其建構的總體框架趨于齊整,勾勒的嶄新藍圖日臻完善,構成了習式治國理政的宏大戰略體系。
習式治國理政宏大戰略體系的形成過程
任何一種學說、思想,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不是得來全不費工夫。“四個全面”的習式治國理政宏大戰略體系,從最初的逐個提出到最終的完善成熟,經歷了一個發展過程。習近平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這表明,“四個全面”起步于黨的十八大,經過了3年多時間的發軔、增添、充實、凝練,才趨向成形。
最早提出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12年11月召開黨的十八大,十八大報告指出:“綜觀國際國內大勢,我國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準確判斷重要戰略機遇期內涵和條件的變化,全面把握機遇,沉著應對挑戰,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確保到二○二○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做出了近期的階段性定位。它包含: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為實現現代化和民族復興奠定堅實基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一個初步實現了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穩定發展的社會。
2013年11月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三中全會的《決定》闡明,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加快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先進文化、和諧社會、生態文明,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全面深化改革包括六大體制,即:深化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
2014年10月召開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四中全會的《決定》闡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它要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在我們黨先后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的“三個全面”之后,2014年12月13至14日在江蘇調研期間,習近平第一次提出了“全面從嚴治黨”,并作了重要闡述:“全面從嚴治黨是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必然要求。從嚴治黨的重點,在于從嚴管理干部,要做到管理全面、標準嚴格、環節銜接、措施配套、責任分明。從嚴治黨是全黨的共同任務,需要大氣候,也需要小氣候。各級黨組織要主動思考、主動作為,通過營造良好小氣候促進大氣候進一步形成。”由于習近平提出了“全面從嚴治黨”,使得“四個全面”的治國理政戰略體系終成大器。
“四個全面”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更與習近平個人的才思敏學、遠見卓識密切聯系。提出“三個全面”的三個重要文件,十八大報告、十八屆三中和四中的兩個《決定》,都是由習近平擔任起草組組長的,他起到了直接組織、領導指揮的作用。而第四個全面,則由他本人提出。可以說,習近平對“四個全面”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因而,把“四個全面”稱之為習式治國理政戰略體系,是恰如其分、當之無愧的。
習式治國理政宏大戰略體系的內在邏輯?
“四個全面”的習式治國理政宏大戰略體系,是一個內涵豐富的理論體系。在這個理論體系之中,有著嚴謹的內在邏輯關系。2015年2月2日,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專題研討班的講話中,首次對“四個全面”的豐富內涵和內在關系作了明確的闡述。他指出,“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既有戰略目標,也有戰略舉措,每一個‘全面’都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的戰略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三大戰略舉措。”要“努力做到‘四個全面’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首先,“四個全面”的每一個“全面”,都是一個重大的戰略部署,都肩負著重大的戰略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要在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取得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進展。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務十分艱巨,需全國人民全黨同志埋頭苦干、頑強拼搏。全面深化改革,是改革進入了“深水區”和“攻堅期”,要求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以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為核心,全面推進六大體制改革,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完成三中全會提出的艱巨的改革任務,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從中國實際出發,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圍繞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重大理論和實踐的問題,推進法治理論創新,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法治中國。依法治國是一個系統工程,是國家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全面從嚴治黨,是要落實從嚴治黨責任,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從嚴管理干部,持續深入改進作風,嚴明黨的紀律,發揮人民監督作用,深入把握從嚴治黨規律,實現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其次,“四個全面”的四個部分,不可分割孤立,它們共同組成一個整體,是戰略目標和戰略舉措的契合,必須協調推進,實現共生共榮。“四個全面”作為一個戰略體系整體,其各部分不是簡單的排列并行關系。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戰略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則是戰略舉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為戰略目標定位,對三個戰略舉措起著統攝和牽引的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作為戰略舉措的手段定位,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共同支撐,推動著這個戰略目標的實現。具體而言,三個戰略舉措對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也具有不同的功能作用。其中,全面深化改革是實現戰略目標的根本路徑、關鍵招數和強大動力;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實現戰略目標的基本方略、基本方式和可靠保障;全面從嚴治黨是為了使我們黨更加堅強有力,使之對實現戰略目標發揮頂層設計、謀劃全局的領導核心作用。除此之外,三個戰略舉措之間也存在著密不可分的內在關系。從全面深化改革與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關系來說,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要推進司法制度改革,全面從嚴治黨要推進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從嚴治黨的關系來說,全面深化改革要靠法治引領,全面從嚴治黨要“依規治黨”、“依紀治黨”,促進黨員、干部帶頭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模范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從全面從嚴治黨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關系來說,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都離不開黨的領導,都要在黨的領導下才能有效地實施改革、推行法治。
由上可見,“四個全面”之間既有一個相對獨立的關系,又有一個整體涵蓋的關系;既是一個戰略目標和三個戰略舉措的目的與手段的關系,又是四個部分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協同一致的關系。“四個全面”的內在關系,決定了它們必須協調推進,使之釋放出最大能量,產生整體規模效應。
習式治國理政宏大戰略體系的特點意義?
“四個全面”的習式治國理政宏大戰略體系,是習近平站在歷史和時代的高度,在堅定中國自信、發展中國道路、優化中國模式、總結中國經驗,帶領人民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大發展的進程中作出的全新布局。它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理論創新成果,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次實踐創新和制度創新,具有鮮明特點和重大意義。
“四個全面”的鮮明特點,在于繼承性和創新性的完美結合。建成小康、深化改革、依法治國、從嚴治黨等,從改革開放開始就已經為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領導人和歷屆中央領導集體所重視、堅持和強調,成為國家前進發展的總思路、總方向。現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四個全面”,它們的主體還是建成小康、深化改革、依法治國、從嚴治黨這些內容,這表明兩者之間有明顯的繼承性、延續性,是和改革開放以來形成的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一脈相承的。同時,“四個全面”也并不是重復雷同,分別在建成小康、深化改革、依法治國、從嚴治黨之前冠以“全面”二字,就把它們上升到全新的、更高的維度。加上“全面”二字,絕非可有可無或做個修飾而已,而是具有新穎的創意和深刻的意蘊。“全面”就是全覆蓋、立體化,不遺縫隙、不留死角,這極大地拓展了建成小康、深化改革、依法治國、從嚴治黨的深度廣度。
“四個全面”的重大意義,在于開拓了我們黨治國理政的新視域、新境界。不斷開拓治國理政的新視域、新境界,既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提升我們黨執政水平和執政能力的標志。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直面當代中國和當今世界的重大課題,運用科學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深刻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進程中的若干重大關系,科學統籌治黨治國治軍、內政外交國防、改革發展穩定,科學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頂層設計、深謀遠慮,不斷書寫了治國理政的新篇章。現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又提出“四個全面”,廓清了治國理政的全貌,闡發了治國理政的精義,抓住了治國理政的關鍵,拎起了治國理政的總綱,集中展現了我們黨治國理政的新思路、新方略。“四個全面”對于全體黨員和干部來說,更為生動、可感,更為具象、實在,因而也更具有共識力、號召力和動員力,使他們清晰明了治國理政的著力點在哪里,路該怎么走,事要怎么辦。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先后確立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已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各個組成部分和發展的不同階段,有力地武裝了全黨同志的頭腦,產生了巨大的作用。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也在不斷發展創新之中。適時推出新的理論,是順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發展的需要。現在,“四個全面”的習式治國理政宏大戰略體系就是這樣一個標志性的產物,擔當起了創新理論的使命,樹立了引領思想的風范。
信息來源:人民論壇網 許耀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