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展】公醫試點再拓寬 飲片也取消加成
日期:2015/5/29
政策明確力爭到2017年試點城市公立醫院藥占比總體降到30%左右(不含中藥飲片),部分試點地區取消飲片加成后可能造成的影響,還需一段時間后再做評估。
在厘清和重構利益分配格局、產業秩序的改革中,處于醫藥鏈條多重矛盾集中地的公立醫院對藥品行業的影響不容小覷。近日,國家衛計委下發第三批公醫改革國家聯系試點城市名單,包括廣東省東莞市在內的66個城市入選。
值得關注的是,該名單下發前,作為廣東省醫改試點城市之一,東莞40家公立醫院的改革已先行試點5個月,并將中藥飲片一并納入取消藥品加成的范圍。從試點結果看,取消中藥飲片加成讓各醫院的中醫科倍感壓力,同時中藥飲片相關生產企業的經營虧損嚴重。
“與化藥和中成藥相比,飲片損耗多、易霉變且調劑成本高。”廣東省某不愿具名的中藥生產企業行政總監告訴本報記者,“銷售過程中,部分藥材容易破碎和損失;存儲中,由于水分蒸發等原因,也會導致重量的損耗。往往購入100斤的中藥飲片,最終可能只有90多斤。”
“如果中藥飲片與西藥管理用的是同一標準,那么飲片使用量越大,中醫院虧損就越嚴重。”北京市延慶縣中醫院副院長沈雁鵬曾表示。由于存在損耗,取消藥品加成后,中醫院藥品的讓利空間相對更大,這些均需醫療機構自己埋單。
“取消加成讓利與提高診查費等醫療服務收費相抵后,市中醫院最終減收194萬元,減收位居全市公立醫院第三。”東莞市衛計局體制改革科負責人指出。至于中藥飲片取消加成會造成的影響,東莞準備等試點一段時間后再做評估。
記者查閱文件發現,主管部門于2006年下發的《印發關于進一步整頓藥品和醫療服務市場價格秩序意見的通知》規定,中藥飲片的加成率在購進價基礎上原則上控制在25%之內。
“當前醫療改革要求取消藥品加成,要充分考慮藥品流通和管理成本。”南京中醫藥大學經貿管理學院副院長徐愛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分析認為,按照《關于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2017年城市公立醫院改革取消藥品加成,也特別提出“中藥飲片除外”。同時在補償機制上,對醫院的藥品貯藏、保管、損耗等費用列入醫院運行成本予以補償。
在徐愛軍看來,“單獨將中藥飲片列在取消加成之外,是出于鼓勵和保護中醫中藥發展方面的考慮,會對整個飲片行業形成短期利好刺激,提升醫療機構使用中藥配方的積極性。不過從長期看,行業放量還是要根據臨床使用需求,以及社會對中藥的認同。”
“中藥飲片由醫療機構自行與廠商議價采購,價格彈性空間較大,國家明確不會取消其銷售加成,且不進入藥占比指標考核,醫院仍有動力推廣。”醫藥云端信息創始人李耀輝表示。
與其他子行業相比,中藥飲片仍是增長最快的子行業之一。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年,中藥飲片加工實現營業收入1496億元,同比增長15.72%,增幅高于化學原料藥及藥品制劑、生物制劑、醫療器械等。
但在利潤率方面,飲片的吸金能力就沒那么大了。2014年化學藥品制劑制造利潤總額734億元,同比增長16.07%,利潤率為11.64%。而同期的中藥飲片加工利潤總額為105億元,同比增長8.36%,利潤率為7.04%。
“大家都來做,利潤肯定高不了。”前述企業總監直言飲片行業存在低價惡意競爭。徐愛軍則補充道,由于飲片加工技術含量低,相對于精加工、高附加值的制劑行業,利潤率也會相對偏低。
不過,對于飲片行業的發展趨勢,接受采訪的業內人士均表示樂觀。前不久,《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管理辦法》出臺,首次明確將中藥飲片納入其中。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12部委編制的《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20年)》的發布也是政策利好,預計未來行業整體增速仍有望維持在較高的水平。
“這為中藥飲片帶來更多機會。”前述藥企人士表示,“特別是大健康領域,針對慢病和養生保健的飲片產品還會大幅增長。電商的滲透也必然改變飲片的營銷模式,傳統的中藥材市場交易有可能逐漸沒落。”
同時需要看到,行業兼并整合是趨勢,品牌和質量將成為市場推廣的主導。徐愛軍指出,“一方面,反腐的推進,醫院管理和藥品采購將更加規范;另一方面,市場競爭必將帶來優勝劣汰。質量為先是藥品采購的基本原則,從國內外市場經濟發展的格局來看,概莫能外。”
信息來源:醫藥經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