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種抗癌藥國家談判的背后故事
日期:2018/10/25
10月10日,備受關注的抗癌藥醫保準入專項談判落下帷幕。17種抗癌藥被納入醫保,11月底前開始執行,平均降幅達到56.7%。
央視新聞頻道面對面欄目記者專訪了國家醫療保障局醫療組聯絡員黃心宇,講述17種抗癌藥大幅降價納入醫保目錄的背后故事。
抗癌藥如何加快降價?國家醫保局展開方案設計
幾個月前,根據電影《我不是藥神》熱映,癌癥患者面對昂貴抗癌藥的困境與沖突,刺痛了很多人的心。在這部電影引發極大關注的同時,一場由國家醫療保障局組織的,為了讓更多抗癌藥物降價并進入醫保目錄的國家談判正在積極的準備當中。
2018年6月,剛剛掛牌不到一個月的國家醫療保障局接到國務院指派的一項任務,要求國家醫療保障局負責落實督促抗癌藥加快降價。接到任務后,國家醫保局迅速展開方案設計。
黃心宇:我們請國家藥監部門提供了,截止到2018年6月30日已經上市的抗癌藥品種清單,我們把里面沒有納入醫保目錄的獨家品種給篩選出來,當時篩選出來是44個。
記者:這個過程又拿出多少種有可能進入醫保名錄的?
黃心宇:當時提出了二十種。
經過全國七十多位腫瘤領域專家初步選定的這二十種抗癌藥,均達到了臨床必需、療效確切、參保人員需求迫切的標準。
但這些藥多為這兩年上市的新藥,有些藥的價格甚至達到了九千多元一粒、一萬多元一瓶的地步。要想把它們納入醫保目錄,首先要把它們的價格降下來,否則,有限的醫保基金根本無法負擔。
黃心宇和同事們開始和企業進行溝通。經過初步征詢,有十二家藥企愿意就他們的十八種抗癌藥進入醫保目錄進行價格談判。這18種抗癌藥中,兩種屬于國產藥,其余16種全部是國際制藥巨頭生產的進口藥。
為避免談判雙方在預期差距巨大的情況下貿然開始談判,國家醫保局專門組織談判藥企進行了一次一對一的事前溝通。
黃心宇:讓企業對于醫保方可能提出的預期價位有一個了解。
記者:具體能不能舉一個例子?
黃心宇:比如說西妥昔單抗這個藥品,我們掌握在臺灣地區的價格比大陸價格要低很多,我們大陸又具有更廣泛的市場、更多潛在的用藥人群,所以我們可能在評估的時候,就會考慮臺灣價格的水平,從而確定大陸的醫保方價格。
十八種抗癌藥,如何定價?
這十八種抗癌藥究竟應該分別給它們定出一個什么樣的價格,才能既滿足納入醫保目錄的要求,又能讓藥企有合理的利潤并且心甘情愿地接受呢?
黃心宇:我們就組織專家進行評估,我們專家分為兩組,一組從藥物經濟性角度進行評估。
另外還有一組我們會找地方醫保經辦機構的工作人員,醫保的同志他們來根據醫保基金的負擔能力來進行一組測算,比如說我們根據流行病學的數據來計算這個藥品,如果納入醫保以后會給醫保基金帶來多大的影響,根據這個影響會倒推反算,我們可能給出一個什么樣價格比較合適。
拿到這兩組數據后,國家醫保局按照一定的規則,把兩組數據綜合匯總,最終得出醫保方對這十八種抗癌藥的預期價格。
經過談判,一支藥品的價格從4200元降至1295元
2018年9月15日,經過三個多月的準備,抗癌藥進入國家醫保的準入談判正式展開。談判在封閉的環境進行,包括記者,無關人員均不能在現場旁聽。
談判過程中,德國一家公司的談判代表們先后三次從談判室走出來,或者在走廊里悄悄商議,或者反復打電話和總部進行溝通。他們參與談判的藥品是西妥昔單抗注射液,主要治療結直腸癌。
數據顯示,西妥昔單抗注射液2017年的平均價格為每支4200元左右,經過2018年9月15日的談判,這一藥品的價格降到了每支1295元。
17種抗癌藥被納入醫保,平均降幅達到56.7%
最終,參加談判的18種抗癌藥中有17個談判成功,17個談判成功的藥品與平均零售價相比,平均降幅達56.7%;大部分進口藥品談判后的支付標準低于周邊國家或地區的市場價格,平均低36%。
2018年10月10日,國家醫療保障局印發通知,將談判達成的17種抗癌藥納入醫保報銷目錄,17種藥品中包括12個實體腫瘤藥和5個血液腫瘤藥,涉及非小細胞肺癌、腎癌、結直腸癌、黑色素瘤、淋巴瘤等多個癌種,癌癥患者將減輕用藥負擔,享受到醫保改革的紅利。
信息來源:醫藥云端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