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藥工業發展報告(2018)公布!精華版……
日期:2018/11/18
來源:新浪醫藥
近日,由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出品的《制藥工業藍皮書——中國制藥工業發展報告(2018)》正式發布,這是首部關于制藥工業領域的藍皮書。藍皮書是行業發展歷史的真實記錄,同時對未來國家在研究行業政策提供參考依據,對研究和指導制藥行業發展、推進醫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中國制藥工業進入整體躍升時期
2017年,制藥工業總體平穩健康發展。規模以上制藥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98萬億元,同比增長12.24%;實現利潤總額3520億元,同比增長16.57%;實現出口交貨值2023億元,同比增長11.08%。
其中,化學藥品工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3萬億元,同比增長13.57%;實現利潤總額1606億元,同比增長19.67%;實現出口交貨值839億元,同比增長9.84%。
中成藥工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736億元,同比增長8.41%;實現利潤總額707億元,同比增長10.02%;實現出口交貨值51億元,同比增長21.99%。
生物、生化制品工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311億元,同比增長11.8%;實現利潤總額499億元,同比增長26.78%;實現出口交貨值337億元,同比增長18.5%。
制藥機械工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87億元,同比增長7.74%;實現利潤總額15億元,同比增長-8.14%;實現出口交貨值19億元,同比增長3.86%。
據中國海關數據統計,2017年,我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額1166.76億美元,同比增長12.64%。其中,出口607.99億美元,扭轉了2016年下降的局面,同比增長9.44%,增幅達近五年最高值;進口558.77億美元,同比增長16.34%;對外貿易順差49.22億美元。
中國醫藥創新成果顯著
藍皮書指出,以“十二五”期間埃克替尼、阿帕替尼、西達本胺、康柏西普等1類新藥上市為重要標志,制藥行業創新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2017~2018年制藥行業技術創新方面又有新的突破。一批創新產品,經過價格談判,進入國家醫保目錄。一批創新藥物獲批上市。同時,在開展國際臨床試驗、國際聯合開發方面,發展速度較快。
晚期胃癌的福音——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江蘇恒瑞投巨資歷經10年創新研發的1.1類新藥,針對VEGFR2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藥物,是全球第一個在晚期胃癌被證實安全有效口服給藥制劑,有效解決了晚期胃癌患者無藥可用的臨床困境,為患者帶來了生存希望。
肺癌患者的福音——鹽酸埃克替尼:(商品名:凱美納)是貝達藥業開發小分子靶向抗癌藥,用于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具有全新的化學和晶體結構,是高活性和高選擇性的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我國擁有該藥的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上市得到廣泛的臨床應用,為肺癌患者帶來福音。
中國首個抗腫瘤原創藥物——西達本胺:用于治療T細胞淋巴瘤(屬罕見病范疇)。西達本胺獨特的苯酰胺類化學結構帶來了針對靶點的高度選擇性,它能夠誘導和激活患者自身的特異(CD8+介導的CTL)和非特異(NK介導的CTL)的抗腫瘤細胞免疫,產生更持久的臨床療效和生存時間。深圳微芯生物是中國第一家成功研發現代腫瘤治療藥物并贏得CFDA綠色通道的公司。
“中國眼科學十大科技突破之一”——康柏西普:迄今為止我國唯一由世界衛生組織藥物命名的創新藥物,是“十二五”國家“重大新藥創新 ”專項的標志性成果,被評為“中國眼科學十大科技突破之一”和“最具臨床價值的創新藥”。康柏西普主要用于治療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屬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類生物制劑。
中國綠色制藥勢頭良好
在原材料替代方面,采用無毒無害或低毒低害的原料替代高毒和難以去除高毒的原料,以減少廢物的產生量或降低廢物的毒性。如在化學合成中,空氣接觸氧化替代氧化劑氧化;用水質洗滌液取代其他溶劑、溶液;選擇毒性低的或活性保持時間長的、不易流失的催化劑。
在工藝優化升級方面,國內化學制藥行業通過采用先進技術,如酶法、生物轉化、膜技術、結晶技術、手性技術等綠色技術,從源頭減少污染物的產生。酶法阿莫西林、酶法頭孢氨芐生產工藝的實施可以實現降低VOCs排放90%。在抗生素溶媒回收領域,引入和應用“減壓蒸餾”新理念,使得溶媒回收過程的蒸汽單耗下降30%、廢酸水中的殘余溶媒下降一個數量級。
在設備替代和更新方面,在化學合成中利用綠色化學反應裝置——微通道反應器,改善化學反應環境和條件,減少溶媒的使用,從而使得化學反應更安全、反應率更高,裝置占據空間面積更小。對發酵及合成生產反應過程實施在線監控系統,根據各項反應指標的變化,及時補加物料,做到定量補給,改變以前的超量補料和資源浪費。集過濾洗滌干燥為一體的“罐式三合一”設備,替代固液分離、洗滌與干燥三臺設備,能夠縮短工藝步驟,優化廠房布局,洗滌過程的改進,有效降低了制藥生產過程水資源的消耗,與離心過濾淋洗工藝相比,每批減少淋洗用水70%左右。
大輸液行業市場集中度不斷提高
藍皮書指出,近年來,我國大輸液市場集中度不斷提高。數據顯示,2010年全國大輸液產量達93億瓶(袋),2015年上升到127億瓶(袋),2017年回落到120億瓶(袋)。2017年大輸液年產量排前五位的企業產量占總產量的60%左右,正在加快向全球發達市場80%的集中度水平靠攏。
在大輸液行業,歐、美、日等國家或地區市場集中現象非常明顯,輸液生產企業數量少、規模大,如美國的百特公司占據了全美80%的輸液市場;在歐洲,大輸液市場基本上被費森尤斯、貝朗、百特克林泰克和法瑪西亞四大公司占領;在日本,大冢公司占有50%左右的市場份額。
在我國,90年代中后期,大輸液生產企業數量眾多、規模較小,行業集中度偏低。2008年,我國大輸液生產企業排前10的廠家的集中度僅為48.4%,明顯低于歐、美、日等發達國家或地區的行業集中度。但是隨著產業政策調整、集中招標政策全面實施、醫保支付制度和藥占比政策變化,以及受“限抗”和三甲以上醫院取消門診輸液等政策限制和影響,輸液市場價格和份額下降,生產成本上升,規模較小的企業難以維持。行業龍頭企業抓住機會實施并購重組戰略,大輸液企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行業市場集中度有所提升。目前,我國大輸液生產廠家有300家左右,產能超過1億元的只有30家左右,排前10的廠商的市場占有率約為2/3。
2017年,整個大輸液行業的深度整合效應開始顯現,眾多中小企業退出,生產回歸理性,行業穩步復蘇,龍頭企業逐步受益。
制藥工業上市公司以創新為驅動 積極進行戰略布局
藍皮書指出,2017年是中國醫藥產業變革的元年。“兩票制”、一致性評價、控制藥占比等實施——來自醫改政策的壓力,疾病譜變化、健康消費意識提高——來自市場的需求,風險投資、上市、并購——來自資本的推動,CART技術、PD-1、人工智能等——來自技術的力量,中國的醫藥產業已經進入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時代。對于制藥企業來說,如何應對產業變革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從現實看,應圍繞政策、臨床需求和市場的變化不斷調整產品結構、渠道結構和終端結構;從未來看,應回歸行業的本質,緊緊圍繞消費者的健康需求,以創新為驅動,實現企業的產品升級和模式升級,最終帶動整個產業的轉型升級。
創新藥:長期以來,中國的絕大多數制藥企業以生產仿制藥為主,導致企業創新能力不足,產品缺乏國際競爭力。隨著產業的不斷發展、政策的扶持、資本的關注,國內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布局創新藥領域。恒瑞醫藥在創新藥方面布局較早,目前已經上市了兩個創新藥品種——艾瑞昔布和阿帕替尼。除此之外,還有17個創新藥品種處于臨床開發階段。康弘藥業的創新藥品種康柏西普已經上市,同時在眼科、中樞神經系統、消化系統等領域繼續創新并豐富系列專利品種結構。此外,科倫藥業、信立泰等多家藥企也在積極布局創新藥領域。
制劑國際化:中國在原料藥領域是出口大國,但制劑出口一直規模很小,尤其在歐美市場。最近幾年,華海藥業和恒瑞醫藥等一批制藥企業的國際化步伐加快,并在國際市場上取得了一些突破。華海藥業已經從特色原料藥企業轉型為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仿制藥企業,截至2017年底,在美國上市銷售產品已達48個,其中15個產品市場份額領先。恒瑞醫藥有十幾個產品在歐美市場銷售,實現銷售收入6.37億元,幾個創新藥獲準在海外開展臨床試驗。
大健康: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健康意識不斷增強,疾病的預防與健康管理越來越受到重視。部分藥企開始沿著診療向前后端延伸,如健康產品、日化、健康管理和康復等。云南白藥,在大健康領域內構建覆蓋范圍更廣的產品生態體系,建立健康現代新生活方式的產品生態族群,滿足消費者多樣化健康需求。片仔癀,在堅持做好醫藥生產核心產業的前提下,努力發展醫藥流通、日化化妝品、保健食品等產業。白云山、以嶺藥業等企業也在發展主業的同時積極構建大健康產業鏈。
生物藥:在全球藥品市場,生物藥早已占據重要地位,阿達木單抗更是憑借184億美元的銷售額雄踞藥王寶座。而在中國,排名前十的暢銷藥榜單中目前還看不到生物藥的影子。隨著國內醫藥市場的逐漸規范,臨床價值逐漸成為評價藥物的核心,一些療效確切的生物藥將成為市場的潛力股。一些制藥上市公司也在布局生物藥領域。復星醫藥是較早布局生物藥領域的上市藥企之一,目前開展的生物創新藥8項、生物類似藥14項。麗珠集團布局了多個單抗產品市場,研發管線中既有確定性較高的傳統靶點,如TNF-α、CD20、HER-2、PD1/PD-L1,也有OX40等新興免疫檢查點靶點。華蘭生物、天士力、步長制藥等上市公司也在積極布局生物制藥領域。
醫保支付制度改革將促進醫療機構向內涵式發展轉變
藍皮書指出,2017年6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基本醫療保險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7〕55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這是我國最權威、最系統、最全面的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的綱領性文件。政策覆蓋三大醫保(城鎮職工醫保、城市居民醫保、新農合)所有的基金支付,內容涵蓋預算管理、各種支付方式適用范圍的選擇、確定支付標準的協商談判、醫療行為的監管和考核、費用結算辦法以及相應的配套措施。
醫保支付制度改革對藥品市場影響很大。當前醫保藥品約占中國藥品市場的60%,醫保已是藥品市場最大購買方。據近年數據分析,醫藥制造業收入增速與醫保基金支出增速基本趨于一致,醫保基金成為決定藥品行業增速的最大變量。
兩個機制的影響:“結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擔”的激勵和風險分擔機制,將促進醫療機構運行機制轉變,藥品、耗材、檢查檢驗從原來的收入變為成本,將促進醫療機構從規模擴張向內涵式發展轉變。這是醫改的關鍵,也是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目標所在。協商談判機制將促使藥品和醫療服務市場價格的形成,進一步推進市場化進程。
三大制度的影響:總額預付、按病種付費、醫保支付標準三項制度都是從原來的后付制轉變為預付制。實際上就是一種包干制。在這種付費方式下,醫院管理行為、醫生診療行為、藥品采購方式、藥價形成機制、企業營銷模式、政府監管方式都將隨之發生轉變。
中國醫保新政全面拉動降糖市場
藍皮書指出,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糖尿病呈現出快速增長態勢,已從1980年糖尿病發病率0.6%增長到目前的11.6%。國家衛計委最新公布數據表明,我國糖尿病人群已達1.14億人,其中Ⅱ型糖尿病占糖尿病人群的近90%。在國家醫保全面覆蓋、市場剛性需求和新藥上市等因素的多重作用下,抗糖尿病治療市場已是國內外關注的熱點之一。
隨著2017年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的實施,備受矚目的醫藥市場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經全面梳理顯示,2017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共收載2535個制劑藥品,其中化學及生物藥品制劑1297個,比2009年版醫保目錄增加13.77%。
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從藥品遴選、分類角度充分體現了科學化、規范化和標準化。增加的藥物側重于臨床價值高的新藥、重大疾病治療用藥、兒童用藥、急病搶救用藥、職業病特殊用藥等,尤其側重于糖尿病治療藥物、心腦血管疾病藥物、抗腫瘤藥物、重性精神藥物和血液方面的品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