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醫療編制改革六大變化,動真格!
日期:2018/12/16
在基層醫療領域,編制制度更是舉足輕重,對基層醫生來說也有著重要影響。這一年來,它都發生了哪些變化,又要走向何方呢?下面我們來仔細探討一下。
近年來,為了能加快醫療資源的流動,進行最大化利用,大醫院都在逐漸去編制化。去年7月份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指導意見》,規定在地方現有編制總量內,確定公立醫院編制總量,逐步實行備案制。
雖然大部分公立醫院還并未大范圍推行編制備案制,但這個目標是在逐步推行的,不少新進入的人才都實行編制備案制。
但編制備案制目前僅在縣級及以上公立醫院推行,在人才資源緊缺的基層,實行編制備案制還不太現實,在薪資水平較低的情況下,編制是吸引人才進入的一項有力手段。
如前不久山西省太原市要求2018年年底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占編率要達到80%以上,足見編制在基層醫療機構管理當中的重要性。
因此,近年來各級政府和衛生部門在對基層醫療機構編制進行改革之時,都在想辦法提高占編率,讓基層醫療人才能夠留下來。具體操作有以下幾點:
在國務院下發的《關于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意見》 中要求,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核定的編制內要保證全科醫生的配備,對本科及以上學歷醫學畢業生或經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的全科醫生要優先安排,簡化招聘程序,可采取面試、組織考察等方式公開招聘。
對經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到農村基層執業的全科醫生,可實行“縣管鄉用”(縣級醫療衛生機構聘用管理、鄉鎮衛生院使用)。
對經助理全科醫生培訓合格到村衛生室工作的助理全科醫生,可實行“鄉管村用”(鄉鎮衛生院聘用管理、村衛生室使用)。
總之,全科醫生作為基層“香餑餑”,編制保障必不可少,為了留住人才,在有限的編制名額里一定會留有全科醫生的一席之地。
如何能讓基層編制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一些地方開出了新藥方。
2017年9月14日,《安徽省“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正式發布,對于公立醫院編制管理問題,里面提出了一個詞——編制“周轉池”。
通過創新公立醫院機構編制管理方式,探索建立公立醫院編制“周轉池”制度,安徽省將落實公立醫院用人自主權。
今年年初,廣東省韶關市要求合理核定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編制,并實行動態管理。建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才池”管理制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員全部實行縣招縣管鎮用。
11月2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在重慶市忠縣舉辦的專題新聞發布會,重慶市忠縣人民政府縣長江夏在介紹醫改工作經驗時提到,重慶市忠縣建立“縣管鄉用、鄉管村用”的機制,構建“編制池”,調劑編制128個。
以上提到的所謂“周轉池”“人才池”“編制池”制度,大體意思是類似的,應該是把基層醫療機構的空編崗位收集起來歸到縣(市、區)里,都放入到一個“池塘”,然后按照基層所需再把這些編制崗位分配下去,根據每年所需編制崗位數量的不同做動態調整。
這樣,使得需要人才的基層醫療機構可以有編可用,讓那些長期空編的崗位不被浪費,并且使縣域內醫療機構管理能夠更加緊密和統一。
今年2月份,原國家衛計委舉行發布會,發布會主題為“代表委員談健康中國建設”。
北京大學首鋼醫院院長顧晉提出建議,在未來緊密型醫聯體建設中,人才方面應該參照云南省的經驗,鄉村醫生采取“縣招鄉用”的模式,社區醫生的編制和身份是縣醫院的,可以到鄉里工作,這樣才可以保證社區醫生的水平和人才的穩定。
因為如果基層醫生是松散的,醫聯體如何能做到步調一致呢?上傳下達,雙向轉診這些都無法順利實現。只有大家栓在“一條繩上”,才能實現更好地管理和分配。
今年5月份安徽省發文,推廣縣域醫共體建設天長模式,實行醫保基金按人頭總額預算包干支付,實現全省縣(市、區)全覆蓋;前三批試點縣每縣至少建成1個人財物統一管理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支持社會辦醫療機構參與醫共體建設。
簡單來說,這一模式的核心是“大小醫院一個碗里吃飯”,也就是改變過去市鎮村醫療機構各自為政、爭奪病人的競爭關系,組建起縣域醫共體,讓資源真正“活”起來,大小醫院一個碗里吃飯。
國家對于新招進基層的醫學人才,在門檻提高的同時,充分給予了編制保障。
國家明文規定,免費醫學生畢業后,應按照入學前簽署的定向就業協議,到生源所在地縣級衛生行政部門報到,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按照有關規定與之簽訂聘用合同,辦理相關手續,實行合同管理。
各地方政府在落實此項工作時,都盡力確保在定向醫學生畢業后能盡快為其落實協議。
如湖南省發文提出“培養對象畢業后,統一安排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主要是指鄉鎮衛生院)工作,確保有編有崗,落實其工資福利和社會保障等待遇”。
所以,為了能夠最大限度地留住醫學人才,編制是未來基層醫學人才的標配,無論是定向生還是其他來源的醫學人才,國家都會給予充分保障。
前陣子甘肅省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完善鄉村醫療機構一體化管理工作的通知》引發熱議。
2019年3月底前,全省所有村衛生室作為鄉鎮衛生院的派出機構,實行鄉村一體化管理。鄉鎮衛生院與所轄村衛生室為同一法人,村衛生室不再為獨立法人單位,只設立負責人。
村衛生室與鄉鎮衛生院合為一體,實現行政、業務、人員、藥械、財務、績效考核“六統一”為主要內容的鄉村一體化管理模式。
所有村醫與鄉鎮衛生院簽訂聘用勞動合同,身份由個體轉變為鄉鎮衛生院臨聘職工,即鄉聘村用。
雖然只是臨聘,但也代表村醫終于不再是農民身份,轉為衛生院職工,村衛生室與衛生院合為一體,村衛生室變為衛生院派出機構,在各方面實行統一管理。
這樣一來,村醫的五險一金以及養老就都有了制度保障,可以說是基層醫療制度改革的一大進步。
不難發現,對于基層在崗醫生入編機制,多地發文當中都有這樣一句話:取得執業助理及以上執業資格的在崗村醫,在鄉鎮衛生院招考正式在編工作人員時給予優先錄用。
包括上文提到的甘肅省文件,也提到了“對在村衛生室工作年限較長、業務水平高、群眾反映好且取得執業助理及以上執業資格的在崗村醫,在鄉鎮衛生院招考正式在編工作人員時給予適當加分,優先錄用。”
執業助理醫師及以上執業資格的身份,將是基層是除全科醫生以外的另一“香餑餑”。
在今后,執業資格證書在基層將不再是廢紙一張,而是基層醫生的敲門磚,入編、晉升、加薪,都優先給予。
綜上,從總體來看,不同意大醫院推行的編制備案制,基于基層醫療機構的目前情況,提高占編率是留住基層醫學人才的重要手段,是推進醫聯體、實施分級診療不可或缺的制度保障,但在運用時會更加靈活,使編制制度能夠最大程度地發揮其作用,更好地留住優質醫療資源和人才。
信息來源:基層醫師公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