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監局"內部打架"暴露了什么? 制藥業大洗牌來了
日期:2019/1/28
作為國家藥監局直屬單位,國家藥典委一點都不給“同門兄弟”面子,以公函的形式慫了藥審中心一把。公函薄薄一紙,事情卻沒那么簡單。
1月17日,對于制藥業來說是個重要的日子。
這一天發生了幾件重要的事。政策面上,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試點方案》,對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試點工作作出部署。地方藥品采購上,在4+7集中采購招標之后,仿制藥降價在延續,更多的是大企業的主動行為,預示著制藥業大洗牌已經開始。
至今,國家藥典委員會網站業務動態欄目的頭條仍是“關于阿莫西林膠囊質量標準有關事宜的函”。質量標準是大事,有制藥業人士打開一看,發現這是一個有點火藥味的公函。
在這個發給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的公函中,國家藥典委是這樣說的:
近期我委收到華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關于阿莫西林膠囊仿制藥一致性評價質量標準溶出度有關問題的請示,來函反映你中心在針對該公司阿莫西林膠囊注冊申請(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發補通知中,鑒于其溶出度項目限度符合美國藥典,但不符合中國藥典,要求該公司接洽我委商討修訂該品種國家標準的可能性。經我委認真研究,現說明如下:藥品國家標準制修訂系基于已批準上市產品。華北制藥的阿莫西林膠囊為在審品種,是否批準生產尚未可知,申請人應在該品種獲批后向我委提出修訂國家標準的申請。針對此類情形,建議你中心在相關批件中予以提醒。此說明亦適用于其他類似情形,包括但不限于溶出度項目。
公函一出,華北制藥就尷尬了,藥典委員會的說法似乎很有理,中國藥典不能按美國標準來修改,如果標準真修改了,現在市面上銷售的阿莫西林膠囊就是偽藥了;但標準不修改,藥審中心可能就不批準一致性評價申請,投入的幾百上千萬可能就打了水漂,更重要的是,國人可能就用不上質量好的阿莫西林膠囊。
國家藥典委的這個公函暴露了中國制藥業粗制濫造的過往歷史。阿莫西林膠囊被中國藥企胡亂做成了比原研藥溶出快的仿制制劑,并全部被國家藥監局批準了。而《中國藥典》收錄品種時是“不考慮原研藥溶出情形、僅基于CDE已批準上市的國產仿制藥溶出情況”,所以,當華北制藥按照原研藥標準申請一致性評價時,反而是不符合《中國藥典》的質量要求了。
從國家藥典委公函可以看出,阿莫西林膠囊碰到的標準問題絕對不是個案。既然一致性評價的目的就是仿制藥要達到原研藥的質量標準,藥審中心按照原研藥標準來審評就可以了,但藥審中心為何要國家藥典委先行修改藥品標準呢?
中鐘就來猜測下藥審中心的心理。
第一,就像前文說的,標準修訂意味著直接宣判目前市面上銷售的藥品是偽藥,影響面大,難免引起既得利益者的責難,甚至引起患者的過度反應;
第二是現在講究責任追究制,不以中國標準而以美國標準審批藥品,簡單地看有一定的審批風險,如果因此被秋后算賬就不值得了。說到底,是兩方面的原因,一是藥審中心缺乏實事求是的責任心,和推翻自己的勇氣;二是過分講究審批終身負責制帶來了一定的負面效應。
2018年,美國FDA創記錄地批準了59個新藥上市,在最近召開的第37屆JPM健康投資會議上,FDA及其局長斯科特·戈特利布備受稱贊,制藥業普遍認為斯科特·戈特利勇于擔當和銳意進取。基因泰克研究與早期開發負責人說,我認為很重要的一點是美國FDA角色的轉變。他們改變了與藥物研發公司接觸和互動的方式,積極幫助公司跨越在監管過程中遇到的障礙。在這個會議上,斯科特·戈特利局長在回答JPM分析師的提問中,反復強調其領導的機構正在進行改革和推動藥物評審的規程更科學合理、更講究效率,客觀評價藥物風險與臨床收益,如何使臨床試驗更有效,如何讓新藥開發者能降低開發和生產成本。顯然,已經做得非常好的FDA還在不斷進取。
事實已經說明,我國的藥審中心同樣是進取的,但要讓他們做得更好,還要讓他們輕裝上陣。實際上,嚴厲的責任追究制度已對整個藥監系統的活力有所影響。如現場檢查大塞車,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很多藥檢員不愿意去做現場檢查。所以,要提高藥品審批的效率,應建立更科學的責任追究體系,起碼要分清主觀過錯和客觀過錯的責任,對受賄等主觀過錯要嚴厲懲處,對認識不足等客觀過錯要有一定的容忍度。同時,要通過構建科學的審批、監管體系來降低過錯發生率,而不是簡單地事后算賬。
在最近召開的藥監系統會議上, 國家藥監局局長焦紅部署了2019年重點工作,其中一項是:加快新藥上市,全力推進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深入推進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完善化妝品注冊備案管理。從中可以看出,一致性評價是藥監局今年最為核心的工作。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一致性評價沒有完成工作目標,今年的全面提速是要補課。審批資源是有限的,工作重心向一致性評價轉移后,新藥審批效率將受到影響。
據央視報道,在央視最近的獨家采訪中,國家藥監局人士表示,國家藥監局加快境外已上市臨床急需新藥在境內上市,去年底公布臨床急需的48個境外新藥名單,其中抗腫瘤藥12個,經申請人研究認為不存在人種差異的,可提交境外取得的全部研究資料等直接申報上市目前,已經有8個新藥在國內上市,2019年還將有大量境外新藥上市。所以,新藥審批中的重點是境外新藥。
在央視采訪中,國家藥監局人士也說了,針對創新的治療性腫瘤疫苗、細胞治療、雙特異性抗體等產品,企業可在產品研發初期與中心進行溝通交流,以避免新藥研究開發進展緩慢、降低開發風險、提高研發及后續審評的效率。也即非這三個領域的新藥審批時間可能會拉長。1月9日,國家藥監局披露,2018年中國批準48個全新藥品上市,以抗癌藥、抗病毒藥居多,其中,38個來自進口,10個來自國產。中鐘查詢藥審中心網站獲取的信息,目前,國內企業有12個申請上市的治療性生物制劑,其中,6個是單抗;國內企業申報的創新化學新藥上市也至少有11個,理論上,今年獲批的新藥數量會高于2018年。現在的問題是新藥審批全部堵塞在現在檢查環節。
據了解,藥品審驗中心在全力以赴解決一致性評價的現場檢查堵塞問題,即使是國家重大專項和優先審評新藥的現場檢查也很難排上隊,所以,如果現場檢查堵塞問題不解決,新藥審批效率將受到很大的影響,今年能上市的國內新藥恐怕會少于去年。
《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試點方案》確定了仿制藥降價的趨勢。2018年12月6日,在4+7集中采購招標結果出來后,人們驚訝于降價幅度之大,并對集中采購的做法有所看法。回過頭來看,集中采購的本意是降價,但降價幅度較大的幾個品種是企業的主動行為。大企業利用集中采購或認清降價趨勢后,通過大幅降價來洗牌。
本周幾家大企業的行為已說明這個問題。
1月17日,遼寧省公布32個抗癌藥品價格調整的通知,稱近日收到包括齊魯制藥、正大天晴、武漢人福、江蘇恒瑞等在內的8家企業的28個國產抗癌藥主動降價的申請,以及4個國產抗癌藥降價并恢復掛網的申請。基于企業申請,將對這32個抗癌藥進行價格調整。從價格調整幅度來看,齊魯制藥的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鈉(0.1g、0.2g)降幅最大,達30%;其次,南京正大天晴制藥有限公司的注射用鹽酸吉西他濱(1.0g)降價幅度為15%。
1月14日,陜西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公告稱,根據企業申請,正大天晴將其生產的甲磺酸伊馬替尼膠囊掛網限價由872.19元/盒調整為586.39元/盒,降價幅度達到33%。經過調整,正大天晴的價格比豪森4+7帶量采購中標價格623.82元還低6%。
1月16日,陜西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再發公告,在正大天睛大幅降價后,石藥歐意也坐不住了,主動將甲磺酸伊馬替尼片在這個省的中標價下調,降價幅度達到26%。
不管是主動挑戰,還是為保住市場被動迎戰,大企業主導的價格戰已開始,相信隨著集中采購的推進,價格戰將越演越烈。神仙打架,受傷的是蝦兵蟹將,單一品種或產品線短的制藥企業面臨淘汰出局的困境。在1月19日的“2019中國醫藥產業新年展望會上”,先聲藥業總裁馮洪剛說,在美國,前20家最大的仿制藥提供者,供應了美國95%的市場份額,集中度很高。做仿制藥品種一定要多,沒有上百個品種你是很難玩的。有上百個品種,就意味著未來國家招標我根本不怕,不信一百個品種一個也中不了。嘉林藥業總裁劉偉說,中國目前有4700家制藥企業,按照中國的人口和醫藥產業、醫療市場需求來看,未來可能在1000家以內是比較合理的。
那么,行業洗牌中哪些企業可能勝出呢?上海醫藥總裁左敏說,以后的仿制藥比拼的是成本、速度以及挑選產品的眼光。 “我們為這一天的到來做了大量的工作,例如原料藥,如果政策配套跟上來了,我們就會在原料合成上下功夫,這樣幾個最熱門的化學藥成本大概能降低百分之六七十。這樣的話,我們還怕什么降價呢?”
按照三位總裁的說法,中鐘以為,恒瑞醫藥、中國生物制藥、石藥集團、復星醫藥、上海醫藥等龍頭,以及科倫藥業、東陽光藥等后起之秀勝出的概率較高。
站在目前時點來看,由政策推動的,大企業主動應戰的制藥業大洗牌已經開始,2019年或是制藥業大洗牌的元年。上海醫藥總裁左敏說,在這樣大變革的時代,70-80%的制藥企業是活不下去的。
信息來源:券商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