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偉:分級診療實現之日,就是醫改成功之時!
日期:2019/3/29
3月8日,2019年全國兩會第三場“部長通道”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部長們在這里直面熱點,回應關切。
3月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這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馬曉偉在“部長通道”接受采訪。 (新華社記者金立旺攝)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
請問馬主任,我想問的是關于我們大家非常關心的看病就醫問題。這些年來,群眾看病的確方便了很多,但是也有人反映,雖然國家實行了分級診療制度,但是很多人得了重病還是會選擇大醫院,但是到了大醫院還是會出現掛號難,尤其是掛專家號比較難的問題。請問馬主任,接下來在“看病難”的問題上會有哪些有針對性的具體舉措推出呢?謝謝。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 馬曉偉:
你提到看病難的問題,是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也是我們衛生工作的重點。我國之所以出現看病難這個問題,它的根本原因在于供需矛盾。我們國家醫療資源總量不足、優質資源匱乏,分布也不夠合理,特別是基層醫療服務機構在當地比較弱。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最現實的辦法就是采取分級診療的制度,目的就是發展衛生事業,調整資源結構,合理分流病人,提高服務機構的整體效能。
我們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的講話精神,正在加大力度推動優質資源下沉、工作重心下移。進一步合理調整醫療衛生資源,進一步合理地分流病人。要想做好分級診療制度有哪些關鍵問題呢?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我們必須以學科建設為抓手,做到區域分開。到北上廣來看病是常現的一種現象,那么我們就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在全國建設一批國家醫療中心和區域醫療中心,提高各個地方疑難重癥的診治水平,緩解北上廣的醫療壓力,使得就醫格局能夠改變,使得每個省、每個區域都能解決自己的疑難重癥問題。
第二,就是以縣醫院為抓手,解決城鄉分開。我國看病難的問題很突出,而農民看病難的問題就更加突出。如何解決農民看病難的問題呢?就是以縣醫院為抓手,把縣醫院建設好,成為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的龍頭。這樣,影響農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容易導致災難性醫療支出的重大疾病,都能夠在縣域內得到解決,這樣農民就不至于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第三,以病種為抓手,解決上下分開。現在我們的情況是什么樣呢?是大病小病涌向城市大醫院,城市患者涌向城市大醫院,大醫院門庭若市、小醫院門可羅雀,原因就是醫療機構沒有實現功能定位,沒有一個分工協作的機制。下一步,我們要進行調整,就是要以病種為抓手,常見病、多發病在社區、在基層;疑難重癥在大醫院。上下建立雙向協作和轉診的機制。這樣就能夠實現小病在社區、大病去醫院、康復回社區,形成合理的就醫格局。
第四,以支付方式改革為抓手,解決急慢分開。我們國家的醫療服務體系是一個以急性病為主導的服務體系,所謂急性病就是需要醫療干預的疾病,不是指的急診的疾病。現在,由于恢復期、康復期的服務發展緩慢,甚至可以說是短板,很多慢性病患者都在急性病醫院住院,換句話說,都在城市里的三級甲等醫院住院,比如腫瘤化療病人、腦卒中病人,特別是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快,對慢性病醫療服務的需求大大增加。一方面要發展這部分的衛生事業,另一方面要用醫保價格調節杠桿發揮作用。分級醫療就要分級定價、分級收費。比如說一個患者在城市三級甲等醫院做骨科手術,診斷明確、手術成功后立即出院,去恢復期、康復期醫院治療,他在三級甲等醫院住院的時間就比較短,按病種收費,到恢復期、康復期按床位收費,這樣費用就比較低,緩解了大醫院的壓力,節省了醫保資金,也降低了病人個人的醫療負擔。
做到“四個分開”,實現分級診療,其核心就是一條——合理布局醫療資源、合理分流病人。要做到分級診療也很不容易,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工作,一要靠發展、二要靠改革。主要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深化改革,創新體制機制,構建整合型醫療服務體系。在城市按照規范發展、包區包段、防治結合、行業監管的原則,建立一批緊密型醫聯體,防止大醫院盲目擴張、“跑馬占荒”。在農村建立縣域的醫療共同體,縣鄉一體化、鄉村一體化。縣鄉一體化主要解決鄉村醫生水平提高的問題,鄉村一體化主要解決村醫待遇問題。今年建立500個縣的縣域共同體。
二是加快發展,提高基層醫療服務的水平,做到“縣要強、鄉要活、村要穩、上下聯、信息通”。所謂“縣要強”就是把縣級醫院放到優先發展的地位,讓縣醫院一些重點學科,比如說在腫瘤、心腦血管、神經內外科、普通外科、急診方面,達到一定的水平,使農民90%的疾病都能在縣域內得到解決。“鄉要活”,就是要調整和完善鄉鎮衛生院的運行結構、運行機制,使鄉鎮衛生院打破大鍋飯的分配機制,多勞多得、優勞優得、結余歸己,在提供基本醫療服務方面發揮他們的作用,提高他們的薪酬待遇,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村要穩”,就是要用各種政策解決村醫的薪酬、職業前途和養老保險的問題。同時,要加強城市大醫院對縣醫院的對口支援,加強二級醫院對鄉鎮衛生院的對口支援,形成人員和資金縱向流動的機制,出現“上下聯、信息通”的局面。所以說,分級診療的核心就是吸收資源的縱向流動。
第三個方面,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推進遠程醫療,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的醫療服務。互聯網進入醫療領域方興未艾,主要在四個方面發揮著作用:一個是遠程醫療,二是互聯網醫院,三是便民惠民的服務措施,四是人工智能。從現在來看,遠程醫療技術普及推廣得很快,對平衡我國醫療資源,在為人民群眾提供及時、優質的醫療服務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現在全國所有的三級甲等醫院都開展了遠程醫療服務,而且覆蓋了全國所有的貧困縣,正在向鄉和村一級延伸。有的省份比如貴州省已經做到省、市、縣、鄉、村五級覆蓋,充分發揮了優質衛生資源的作用,做了許多多年想做而沒有做到的事情。下一步,互聯網遠程醫療技術發展要解決什么問題呢?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工作要做。一是建立行業標準,要有一個考評的體系,確保遠程醫療服務的安全和質量。二是建立一個收費標準,現在遠程醫療服務基本是公益性、援助性、服務性的,下一步要把它變成正常的醫療活動,要立項、要合理定價、合理收費,使企業、醫院、醫生和患者都受益,使遠程醫療這項技術能夠有序地、可持續性地向前發展。
第四,發揮基層醫療機構網底的作用,做實做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家庭醫生簽約是利民惠民的一件好事,要把好事做好,關鍵是注重質量而不僅注重數量,簽約一個、履約一個、做實一個。重點解決兩方面的問題:一個是重點人群,老年人、婦女、兒童、慢性病患者、殘疾人,對他們要給予保障。二是重點病種,高血壓、糖尿病、腫瘤、心血管疾病,將來還會包括艾滋病、結核病、地方病、職業病、精神病,對這些患者給予關心照顧和健康管理。要發揮家庭醫生貼近社會、熟悉患者、服務便民的特點,為人民群眾提供多層次的醫療需求,當好人民群眾的“健康守門人”。
分級診療制度是新醫改以來推行的一項重大制度。某種意義上說,分級診療制度實現之日,乃是我國醫療體制改革成功之時。謝謝大家。
來源:新華網/中國政府網
|